[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0151.3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9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永恒玻陶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8 | 分类号: | B01F7/08;B01F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46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陶瓷 生产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器业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搅拌机。
背景技术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在陶瓷生产的配料阶段,需要在搅拌容器中将陶土和其他原料混合在一起充分进行搅拌;这就告诉我们,物料的搅拌均匀度直接关系到陶瓷成品的质量,而现有搅拌设备一般只能保证在一个维度即水平方向或是垂直方向内对陶土搅拌,若要完成对陶土多个维度的搅拌,则必须增加动力装置,提高设备的生成成本,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搅拌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搅拌机,包括呈锥形的搅拌桶和固定在搅拌桶上的支腿,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分别设有电机底座和进料漏斗,所述电机底座远离搅拌桶的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电机底座和搅拌桶顶部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通过法兰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上插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搅拌桶顶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搅拌桶的内壁固定设有与齿轮相对应的齿条,所述第二转轴远离齿轮的上固定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桶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底盖,所述搅拌桶的内底部等间隔设有第一出料孔,所述底盖上设有与第一出料孔相对应的第二出料孔,所述底盖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安装套的两侧均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有轴承盖,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轴承盖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贯穿轴承盖。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的倾斜角度与搅拌桶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电机底座通过第四螺栓与搅拌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转轴的公转和自转,将陶土提升至上部的两股陶土流再向中心汇合,形成在中心向下的流向,填补底部的空缺带,从而形成了整体的循环作用流,完成陶土在搅拌器中多个维度的搅拌,而第二转轴的转动无需外加动力装置,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待陶土搅拌完成后,通过旋转把手,带动底盖转动,当第一出料孔与第二出料孔对齐时,可将搅拌桶内的陶土排出,方向旋转电机可加速陶土排出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搅拌轴的自转和公转的配合,可实现陶土在搅拌桶内多个维度的搅拌,保证其搅拌的均匀性,进而保证了陶瓷的质量,同时搅拌轴的自转无需外加动力装置,降低了其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桶、2支腿、3电机底座、4进料漏斗、5电机、6安装杆、7法兰、8安装套、9轴承盖、10第二转轴、11限位套、12轴承、13齿轮、14齿条、15螺旋叶片、16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永恒玻陶工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永恒玻陶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目标伪基站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卧式搅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