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9304.2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8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晶晶;曾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蚊器。
背景技术
经国际蚊虫专家研究发现,蚊子具有趋光性,能吸引它们的是紫外光,因此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光催化捕蚊器大多采用蚊子最喜欢的紫外光诱蚊灯,360°发光,加上微温效应,能吸引任何方向上的蚊虫。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捕蚊器也存在不少缺点:首先,很难在户外尤其是雨天使用,造成了气候的局限性;其次,大多数的捕蚊器将蚊虫吸引之后很难保证其个体完整,影响后期对蚊虫的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捕蚊器。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捕蚊器,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内部设有诱蚊灯,诱蚊灯对应的上盖体侧部至少设有一个空窗,所述上盖体底部固定有风扇;所述上盖体底端设有外螺纹,下盖体顶端设有与上盖体底端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上盖体、下盖体通过螺纹连接旋合;所述下盖体口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斗状入蚊口。
其中,所述上盖体顶端设有挡雨板,可以很好解决雨天的捕捉问题。
其中,所述诱蚊灯与风扇之间设有通风道,通风道上宽下窄,减小蚊虫吸入风扇处后再飞出整个装置的可能性。
其中,所述下盖体侧部设有网罩,提高下盖体内的透气性,保证被捕蚊虫的存活率。
其中,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直径相同,防止蚊虫在下盖体与上盖体连接处因气流问题导致的躯体不完整。
其中,所述诱蚊灯与风扇串联而成,由同一个开关控制,进一步提高捕蚊效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在雨天持续工作,同时可以保证捕蚊后一定的完整程度,便于后期的标本制作与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捕蚊器,包括上盖体1和下盖体2,所述上盖体1内部设有诱蚊灯3,诱蚊灯3对应的上盖体1侧部至少设有一个空窗4,所述上盖体1底部固定有风扇5;所述上盖体1底端设有外螺纹,下盖体2顶端设有与上盖体1底端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上盖体1、下盖体2通过螺纹连接旋合;所述下盖体1口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斗状入蚊口6;所述上盖体1顶端设有挡雨板7;所述诱蚊灯3与风扇5之间设有通风道8,通风道8上宽下窄;所述下盖体2侧部设有网罩9;所述上盖体1与下盖体2直径相同;所述诱蚊灯3与风扇5串联而成,由同一个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时,打开开关,诱蚊灯与风扇同时启动,蚊虫首先通过上盖体的空窗进入诱蚊灯部位,由于风扇的开启,对蚊虫具有一定吸力,蚊虫经过斗状的吸蚊口进入下盖体被捕获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9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安全挡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