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2780.1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1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素美;金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2 | 分类号: | A62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带给人们身家性命很大的危害,所以不论居家或建筑物都设有灭火器,但灭火器的灭火能力有限,所以一般在建筑物的各楼层上设有固定式消防设备(即“消防栓箱”),此固定式消防设备连接于自来水管,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使用此固定式消防设备来灭火。然而,固定式消防设备无法移动且有一固定使用距离,所以一旦起火点是比较远离固定式消防设备,或者在起火点与固定式消防设备之间存在有障碍物的话,则使用者难以运用固定式消防设备来灭火。
再者,已知灭火系统中,除上述传统的撒水(柱)外尚有以气体或干粉剂进行灭火。但前述气体或干粉剂常因高挥发性而在密闭防护空间内会有药剂泄漏问题,因而无法达到应有的灭火浓度。撤水系统藉由撒水喷头将水喷出后形成水柱,而以冷却火源的原理将火熄灭,但却仅能用于一般性燃烧的火源。
据此,如何针对各式燃烧的火源以提供对应且有效的灭火手段,同时兼具较大的灭火范围,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灭火装置,其能同时提供远、近距离所需的水刀柱与细水雾而提高其灭火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灭火装置,包括可移动载具、泵以及喷枪结构。泵配至于可移动载具上。喷枪结构连接泵。喷枪结构具有多个管路,其中一管路具有高压水柱喷头,泵驱动水源的水通过高压水柱喷头而产生水刀柱,其中另一管路具有细水雾喷头,泵驱动水源的水通过细水雾喷头而产生细水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喷枪结构包括枪身管路、分流件、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枪身管路连接泵。分流件连接枪身管路远离泵的一端。第一管路与一第二管路各自连接分流件。第一管路具有第一阀门与上述的高压水柱喷头,第一阀门连接在分流件与高压水柱喷头之间。第二管路具有第二阀门与上述的细水雾喷头,第二阀门连接在分流件与细水雾喷头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分支容器,组装于上述的第一管路而位于上述的第一阀门与高压水柱喷头之间。分支容器盛装有阻燃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马达、驱动模块以及管路组件。马达连接并用以驱动上述的泵。驱动模块电性连接马达。管路组件用以连接上述的水源与泵。驱动模块启动马达,以使马达带动泵而驱动水源的水流向喷枪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细水雾喷头具有多个呈同心环形排列的第一喷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细水雾喷头还具有位在环形中心的第二喷孔,且第二喷孔的内径大于第一喷孔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喷孔的内径相对于第一喷孔的内径的比例为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细水雾喷头具有多个喷孔,这些喷孔分别沿第一环形与第二环形排列,其中第一环形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形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在第一环形的喷孔及位在第二环形的喷孔相对于环形中心而彼此错位。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移动式灭火装置藉由将相关构灭火构件配置于可移动载具上,据以让使用者能因此增加灭火构件的灭火范围,同时移动式灭火装置的喷枪结构包括高压水柱喷头与细水雾喷头,其能提供远距离的水刀柱以及近距离的细水雾,进而让使用者能依据火源的距离差异及形式而选择对应的灭火手段。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灭火装置;
图2示出图1的移动式灭火装置的部份构件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喷枪结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图3腔结构的部份构件爆炸图;
图5示出图3的细水雾喷头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移动式灭火装置于第一管路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移动式灭火装置;
110:可移动载具;
120:动力源;
122:泵;
124:马达;
126:驱动模块;
130:喷枪结构;
131:高压水柱喷头;
132:细水雾喷头;
133:第一阀门;
134:第二阀门;
135:分流件;
136:枪身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素美;金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素美;金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27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地形消防车
- 下一篇:远程供液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消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