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型标准毛圈和夹心毛圈针织机的放下沉降片驱动凸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2961.6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纳帝·弗朗西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94 | 分类号: | D04B15/9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型 标准 夹心 针织机 放下 沉降 驱动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型标准毛圈和夹心毛圈针织机的放下沉降片驱动凸轮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毛圈组织针织中,当图案在针织品上形成时,图案的清晰度很低,这是因
为标准毛圈的较短线圈在图案线圈之间的针织品右侧比较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型标准毛圈和夹心毛圈针织机的放下沉降片驱动凸轮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型标准毛圈和夹心毛圈针织机的放下沉降片驱动凸轮组,包括凸轮和反凸轮,所述凸轮和反凸轮作为一个整体为放下沉降片中的踵,并形成路径,所述沉降片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安装在沉降片圆环中形成的径向槽内,且沉降片设置在机器的喂纱口处,并且在沉降片上设有两根纱线线圈,即一号纱线线圈和二号纱线线圈,所述一号纱线线圈和二号纱线线圈设置在沉降片不同高度的放下平面上,所述沉降片圆环的下方设有针筒,并与针筒相接近,所述针筒固定安装在针筒轴上,并与沉降片圆环之间同轴环绕,沉降片中的踵的一侧还设有移动凸轮,所述移动凸轮的两面均可与沉降片啮合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降片分为三种不同结构,即一号沉降片、二号沉降片和三号沉降片,且一号沉降片、二号沉降片和三号沉降片的踵也分为一号踵、二号踵和三号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凸轮位于与针筒轴 大体垂直的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凸轮的两面分别由背离针筒轴的一个侧面形成和指向针筒轴的一个侧面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凸轮在平面图中为圆角的钻石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凸轮背离针筒的一个侧面的凸轮或反凸轮具有凹陷部位 。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凸轮中的一部分与凸轮中的一部分重叠,且凸轮呈环状围绕针筒轴,并通过滑动调节的方式设置于凸轮的顶面上形成的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圆型标准毛圈和夹心毛圈针织机的放下沉降片驱动凸轮组,通过保持移动反凸轮处于静止位置即处于对沉降片无影响的位置,而沉降片由于可移动反凸轮的工作位置而受到驱动,从而实现标准组织针织,而设置的双线圈,即一号纱线线圈和二号纱线线圈在形成过程中,形成较短线圈的纱线移动并保持朝向针织品的背面,以尽可能少地干预图案的线圈并因此提高针织品右侧图案的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平面放大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种沉降片示意图。
图中:1-凸轮;2-反凸轮;3-沉降片;31-一号沉降片;32-二号沉降片;33-三号沉降片;4-踵;41-一号踵;42-二号踵;43-三号踵;5-一号纱线线圈;6-二号纱线线圈;7-沉降片圆环;8-针筒;81-针筒轴;9-移动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2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圆机的布料折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种纤维多角度针刺预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