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0457.2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6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乐康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寝具,特别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因此选用好的寝具来提高睡眠质量是人们常常会考虑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枕头较多采用棉花、纤维或泡沫棉为材料,这些枕头虽然柔软性较好,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霉、滋生细菌及产生异味,如此,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此而做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枕头所存在一个或更多的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一种枕头,包括枕芯,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枕体及位于第一枕体上方、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第二枕体,所述第二枕体为混合有竹炭颗粒的记忆棉制成。
因竹炭颗粒具有净化空气、超强吸附、除臭、防霉、防菌的功能,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因接触人体的第二枕体设置有竹炭颗粒,因此,可有效达到净化空气、超强吸附、除臭、防霉、防菌的目的,进而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枕头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枕头的枕芯的组装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枕芯10
枕体11
第二枕体13
枕套30
第一接触面111
第二接触面131
凸条133
通气槽135
凹槽13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包括枕芯10及套设在枕芯10外的枕套30。
所述枕芯10包括第一枕体11及位于第一枕体11上方、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第二枕体13。
所述第一枕体11由记忆棉制成,呈长方体状,各处厚度大致相等。所述第一枕体11朝向第二枕体13的表面为第一接触面111,用于与第二枕体13接触。为增大第一枕体11与第二枕体13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接触面111为波浪面。
所述第二枕体13为混合有竹炭颗粒的记忆棉制成。所述第二枕体13大致呈四棱台状,其厚度自一侧朝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增加。所述第二枕体13朝向第一枕体11的表面为第二接触面131,用于与第一枕体11的第一接触面111接触。相同的,为增加第二接触面131与第一枕体11的接触面积,第二接触面131设置成与第一接触面111相对应的波浪面。第二枕体13远离第二接触面131的一侧表面形朝向人体设置,沿第二枕体1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纵长凸条133,用于接触人体的头颈部位。这些相邻的凸条133间形成有纵长的通气槽135,从而增加枕头接触人体后的透气性。更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二枕体13的宽度方向、在凸条133的上端设置有多条间隔的凹槽137。这些凹槽137在第二枕体13的中部分布密度大于两侧的分布密度,用于增加枕头的透气性。
可以理解的,所述竹炭颗粒可均匀的分布在第二枕体13各处,也可仅设置在第二枕体13朝向人体的一侧表面,如凸条133各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竹炭颗粒均匀的分布在第二枕体13各处。
请进一步参阅图2,所述第一枕体11与所述第二枕体13相对设置,并使第一接触面111与第二接触面131对接,从而使第一枕体11与第二枕体13结合在一起。因第二枕体13的厚度自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增厚,故枕头的厚度亦为逐渐增厚,如此,可是人体头颈部的舒适度增强。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枕体11与第二枕体1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制造后粘结在一起。
因竹炭颗粒具有净化空气、超强吸附、除臭、防霉、防菌的功能,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因接触人体的第二枕体13设置有竹炭颗粒,因此,可有效达到净化空气、超强吸附、除臭、防霉、防菌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为避免枕芯10的污染,业界通常采用枕套30包裹枕芯10的方式对枕芯10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枕套30包覆贴设在枕芯10表面。所述枕套30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为凉感纱,能够快速大量吸收热气与湿气,并迅速扩散与挥发,从而保障人体感官干爽、透气与冰凉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乐康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乐康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0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转轴正反向交流电机
- 下一篇:一种笼型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多盘式永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