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3413.7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0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刘海;张三龙;李健荣;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N31/00 | 分类号: | F16N31/00;F16N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rp 设备 维护 保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属于设备维护保养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基础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设备维护保养包含的范围较广,包括:为防止设备劣化,维持设备性能而进行的清扫、检查、润滑、紧固以及调整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为测定设备劣化程度或性能降低程度而进行的必要检查;为修复劣化,恢复设备性能而进行的修理活动。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是在设备没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对设备的检查,清洗构件,更换易损件,添加更换润滑油,以保证维持设备正常工作的日常活动。
保养时,工作人员进行清洁、润滑、紧固易松动的零件,检查零件、部件的完整,现在在设备的保养过程中,操作人员携带检查工具逐个检查设备,操作人员携带工具困难,换油时同样由工作人员携带回收箱以及油罐进行换油工作,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能提高设备保养工作的效率,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包括箱体、推杆、小轮、注油润滑组件以及抽油组件,所述推杆固定在箱体后端上部位置,所述小轮安装在箱体下端面,所述注油润滑组件安装在箱体内部后端,所述抽油组件设置在注油润滑组件前侧,所述抽油组件包括污储油箱、抽油头、清油口、真空泵以及抽气口,所述污储油箱安装在箱体内部前端,所述抽油头通过软管与污储油箱上端左部相连接,所述清油口设置在污储油箱右端下部,所述真空泵通过软管与抽气口相连接,所述抽气口设置在污储油箱上端右部位置,所述注油润滑组件包括硬管、阀门、储油箱、油泵、凹槽以及隔板,所述硬管安装在储油箱上端左部位置,所述硬管上端安装有软管,所述阀门安装在硬管环形侧面右端,所述储油箱安装在箱体内部后端,所述油泵安装在储油箱内部下端,所述凹槽设置在储油箱上端右部位置,所述凹槽内部安装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安装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下端面加工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右侧设置有灌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右端设置有进出口且进出口右端安装有门板。
进一步地,所述污储油箱右侧安装有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污油箱、抽油头以及真空泵,该设计能彻底清除设备中污油,不会造成新油污油的交叉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中的污油排出不干净,影响新油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阀门、储油箱、油泵以及凹槽,该设计使操作者检侧维护设备时,检测工具运输方便,同时能够完成换油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者为设备检修润滑时,工具携带困难且检修工作与换油工作需要分开进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因添加了橡胶垫,该设计提高了操作者推动本实用新型时的舒适性,因添加了防滑纹,该设计提高了污油箱和储油箱的稳定性,因添加了灌油口,该设计便于将油液注入储油箱,因添加了进出口以及门板,该设计使污油箱的清洗方便,因添加了蓄电池,该设计为油泵以及真空泵的运行提供了便利,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能提高设备保养工作的效率,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中抽油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RP设备维护保养结构中注油润滑组件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推杆、3-小轮、4-抽油组件、5-注油润滑组件、41-污油箱、42-抽油头、43-抽气口、44-真空泵、45-清油口、51-硬管、52-阀门、53-储油箱、54-凹槽、55-隔板、56-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3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卡滞高压保护限压阀及机油泵
- 下一篇:一种装甲式轻质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