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土窑居采光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1329.1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音;张一多;刘丽茹;马雪明;张琰鑫;崔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4 | 分类号: | F24F7/04;F21S11/00;E04D13/143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范向南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土 采光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统民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土窑居采光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当今全世界建筑界共同面对的重要技术问题,也是缓解全球能源短缺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发展途径。随着民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在城市里冬夏两季采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的比例不断攀升,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高。生土窑居是一种随着经济发展为社会逐渐遗忘的民间居住形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建筑智慧的结晶,生土窑居充分利用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非常明显,严冬酷暑之时,窑室内与地面温差为±10℃;同时,窑洞的隔热性能好,室内温度稳定性,几乎达到了冬、夏季使用空调的控制水平。这对于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具有特别的意义。
然而,我国在役的绝大多数窑洞普遍存在通风不畅、潮湿、采光不佳等降低居住舒适度的不利条件。在通风和防潮处理措施不当或未有任何处理措施的窑洞内可以明显感觉到霉味和其它异味的存在。这一方面起因于家具、墙壁外层涂料所散发的气体难以通过空气的对流排出室外;另一方面在一定沉淀机制的作用下,气体中的颗粒沉淀并吸附到窑洞内壁上,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生土窑居的窑洞只存在一个外立面,同时,进深普遍较深,导致窑室内采光不佳。
通风不畅、潮湿及采光不佳直接影响到生土窑居居民的居住舒适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搬离生土窑居,使我国这一特有的居住形式得不到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土窑居采光通风装置,它是在生土窑居的窑洞的覆土层内设置通风孔,通风孔上设置导光装置及导风装置,导风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窑洞通风不畅的问题,导光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窑洞采光不佳的问题,进一步解决窑洞潮湿问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土窑居采光通风装置,其中:包括窑室覆土层、导光管、聚光罩及旋转弯头,窑室覆土层内设置有导光管,导光管上端连接聚光罩,聚光罩为透明n型结构,聚光罩的下端连通导光管的上端,聚光罩的上端连通旋转弯头,旋转弯头可相对聚光罩旋转,旋转弯头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板。
进一步,所述的导光管的上端设置有翼缘,翼缘下端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埋入窑室覆土层内。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弯头的一端与聚光罩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旋转弯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导流片。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弯头的设置有导流片的一端设置有挡雨板。
进一步,所述的导光管为锥形管,其上端管口小,其下端管口大,所述的导光管内壁设置有反光涂层,或者导光管采用多层聚合材料所制的反射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弯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涂层。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弯头与聚光罩通过连接细管连通,连接细管上端通过轴承与旋转弯头连接,连接细管下端通过轴承与聚光罩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生土窑居的窑洞的覆土层内设置通风孔,通风孔上设置导光装置及导风装置,导风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窑洞通风不畅的问题,导光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窑洞采光不佳的问题,进一步解决窑洞潮湿问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弯头与聚光罩通过轴承连接,旋转弯头上设置有导向板,外界风吹动导向板,在导向板及风力作用下,旋转弯头能够相对聚光罩旋转,从而使旋转弯头的出风口始终与室外风向相同,从而使旋转弯头的出风口处于位于负压状态,在窑室与旋转弯头出风口的压差作用下,窑室内空气从出风口流出,从而强化窑室通风效果。同时,旋转弯头出风口处的设置导流片,出风口上边缘设有挡雨板,起散流和挡雨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弯头外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涂层,太阳光照射到旋转弯头时,太阳能加热旋转弯头内的空气,加速旋转弯头内的空气向外流动,形成热压排风,从而加速空气流动,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罩为透明n型结构,聚光罩下端连接锥形导光管,导光管具有折射光线作用,太阳光透过聚光罩后进入锥形导光管,在导光管的折射作用下,进入窑室内,从而有效的解决窑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导光管的上窄下宽的锥形管结构,能增强光线折射作用,同时导光管的大直径端朝向进风口,随着管道直径的收缩,气流速度增大形成风压负压,从而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抽吸作用。提高通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1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触发可控硅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