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6939.2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0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少杰;毕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G06Q30/0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王雨杰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有 鲜活 贝类 产品信息 追溯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追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0%以上。随着我国贝类国际贸易量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贝类产品,尤其是鲜活贝类产品正面临着由数量型向质量安全和效益型的转变。目前,我国主要养殖贝类有鲍鱼类(皱纹盘鲍)、扇贝类(虾夷扇贝等)、牡蛎类(太平洋牡蛎等)、蛤蜊类(菲律宾蛤仔等)等。
水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品牌塑造、竞争力提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打造高端品牌效应对提升我国鲜活贝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拓宽销售途径等至关重要,因此,亟需构建鲜活贝类产品的可追溯信息系统。但因为鲜活贝类产品贝壳表面附着水分导致标签不易粘附、运输销售过程中贝壳相互摩擦极易导致标签二维码印迹模糊及标签整体滑落丢失等制备技术上的瓶颈,导致目前我国鲜活贝类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至今未建立起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可将其应用于我国海水及淡水经济贝类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中,进而对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品牌塑造、竞争力提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实 际意义。现有技术中因为鲜活贝类产品贝壳表面附着水分导致标签不易粘附、运输销售过程中贝壳相互摩擦极易导致标签二维码印迹模糊及标签整体滑落丢失等制备技术上的瓶颈,导致目前我国鲜活贝类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至今未建立起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片状层、第一粘结层、板状层以及第二粘结层,板状层的表面印有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标识码,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透明片状层与板状层,所述第二粘结层粘结板状层与表面经过干燥处理的贝类的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码为一维码或二维码。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片状层为透明的聚氯乙烯塑料片。
进一步的,所述板状层为聚氯乙烯板。
进一步的,所述聚氯乙烯板为白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层为中性树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结层为环氧树脂粘结剂层。
进一步的,所述板状层的面积为贝类的壳体上表面积的1/5-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层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标识码的面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中印至白色聚乙烯塑料板上的二维条码可清晰地记录贝类产品的相关信息;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在中性树胶层的防水封闭作用下标识码码印迹亦不会在贝类运输过程中由于贝壳间相互摩擦而模糊;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可广泛应用于我国海水及淡水经济贝类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中,对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品牌塑造、竞争力提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载有鲜活贝类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标签的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聚氯乙烯塑料片;2-中性树胶层;3-聚氯乙烯板;4-环氧树脂粘结剂层;5-标识码;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6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