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绝缘子老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2179.8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黄振;钱金菊;方鹏飞;张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杨炳财,屈慧丽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因素 加速 硅橡胶 绝缘子 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绝缘子老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输电容量急剧增长,具有防污性高、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的得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电网中的使用日益的广泛。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复合绝缘子也会受到污秽、日光辐照、高压放电、高湿、温差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影响,使得硅橡胶硬化,伞裙表面粉化,表面憎水性降低,防污闪性能下降,导致复合绝缘子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下降,甚至引发输电线路大面积闪络等恶性事故。因此,研究复合绝缘子老化机理显得日益重要。
目前,用于加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老化的装置主要为单一因素老化装置。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复合绝缘子往往同时受到自然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紫外照射的同时会有臭氧产生。因此,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加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老化的装置,可以更加充分地模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自然界中的运行环境,更有利于探索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实际老化机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老化的装置,以更加充分地模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自然界中的运行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绝缘子老化的装置,包括:箱体、氙灯、臭氧发生器、湿度调节装置和控温装置;
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进气口和通气孔;
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所述进气口;
所述氙灯位于所述箱体的内侧顶部。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左侧上方;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箱壁,位于所述盛水烧杯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空气泵和盛水烧杯;
所述盛水烧杯位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
所述空气泵连接有输气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的所述空气泵通过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烧杯。
所述装置还包括:滤光板和样品架;
所述滤光板设置于所述氙灯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所述样品架为可调式样品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中部,可在所述进气口和通气孔之间上下调节。
优选的,所述滤光板由石英玻璃滤光片和普通玻璃滤光片组合而成;所述样品架上设有空隙。
所述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箱体的左侧,所述风扇通过所述通气孔往所述箱体内部通风,使箱体内的臭氧浓度更均匀。
所述装置温湿度传感器、臭氧浓度计和时间控制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臭氧浓度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侧;所述时间控制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可自动开启和关闭,用于设定总实验的时间。
所述装置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控制所述氙灯的开关,当所述箱门打开时,所述氙灯关闭。
优选的,所述箱体为不锈钢箱体。
优选的,所述控温装置位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老化的装置及其具体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绝缘子老化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氙灯、臭氧发生器、控温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更加充分地模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自然界中的运行环境所受到的多种因素如紫外、臭氧、湿度和温度等多种因素来加速硅橡胶绝缘子老化,有利于探索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实际老化机理;
(2)利用该装置既可以研究多因素综合应用对硅橡胶的加速老化作用,还可以用来探索单一因素对绝缘子老化的影响,实现一器多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老化的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多因素加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老化的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2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舰船用变压器监测装置一体化结构
- 下一篇:低压出线负荷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