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沙地植物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6145.8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9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顺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B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地 植物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沙地植物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沙地指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沙地分为沙土地和沙漠、沙漠化土地两种类型。沙土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其成因多为局部土壤母质因素,因而主要分布于东部黄淮海平原及沿海地带。沙地中的植物很是稀少,偶尔有些绿洲中的植物往往也会因为人为的不断破坏逐渐消失,在沙地植物的生态系统中,这些植物的根部往往很发达,能够直通地下十几米,在这些沙地植物面临危害时,往往需要人为的进行修复,沙地因为经常缺水,因此人们往往认为水是解决沙地植物生态的最佳因子,但是植物的根部也是需要吸收氧气进行成长的,而沙地中的氧气含量往往很稀少,特别是在干旱的时候,沙地的表层地表变得干燥,底面的通透性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很难进入地下,因此需要人为的进行干预,同样在雨季,有些沙地因为地表被雨水浸润,变得通透,但是如果雨水不易渗入地表也会造成氧气难以进入地下,为植物的根部提供氧气,因此需要认为的进行干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地植物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地植物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外壁对称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外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车轮,所述转轴的中部还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上侧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在从动轴的一端,从动轴穿过车架设置,从动轴位于车架内的一端轴连接有曲轴,曲轴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轴的端部连接,曲轴的中心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下端铰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铰接在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的下端均匀安装有打孔针,打孔针与升降板拆卸连接;所述升降板两端安装有滑块,车架的左右两侧壁内部下端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车轮的外圈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设有防滑钉,防滑钉的尖头朝外设置,防滑钉位于插孔内部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插孔的孔底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插孔的孔口处设有挡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轴通过轴承与车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中部设有对伸缩杆的长度其调节作用的调节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轮的中心开设有轴孔,抽空与转轴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架的内部上部固定设有放置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电力驱动,只需要推动车架便可以实现打孔针的不断打孔,保证沙地土壤表面的氧气含量,避免因为长时间不透气造成植物根部坏死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修复了沙地植物生态环境,而且打孔的密度以及深度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样车轮还具备防滑功能,还能在行走的时候不伤及沙地表面的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沙地植物生态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沙地植物生态修复装置中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轴承座、3-转轴、4-车轮、41-插孔、42-防滑钉、43-连接板、44-缓冲弹簧、45-挡肩、46-轴孔、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从动轴、8-曲轴、9-轴套、10-伸缩杆、11-升降板、12-调节栓、13-打孔针、14-滑块、15-滑槽、16-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顺,未经李佳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6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