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4711.1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7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维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特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7/03 | 分类号: | A43B17/03;A4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效果佳的鞋垫,借以能减轻使用者长时间站立时的负载,增加用户行走时的助力,以及强化下脚时的缓冲效果,从而提高其实用性。
背景技术
由于足部必须承担身体的重力及所有的负荷,不论在行走或跑步时,皆会产生踩踏力及冲击力作用于足部并造成足部的疲劳及不适,以使近年来人们对于足部健康的意识高涨,故常在鞋子中置入鞋垫并用以保护足部。同时,相关业者也纷纷针对鞋垫材质的轻量化、舒适度、支撑性等功能进行改良。
再者,于现有的鞋垫中,常在鞋垫中提供气囊来吸收足后跟的冲击力。但因为足部各部位于踩踏时所承受压力有所不同,现有技术只设置于足后跟并不能有效的舒缓足部的不适。
换而言之,因为姿势不一、重心不同以及足底的结构因人而异等,因此每个人在运动或行走时,足部所需受保护的地方以及缓冲程度不同,若仅以现有含有气囊的鞋垫则无法满足足部的需求。
同时,现有含有气囊的鞋垫针对全脚来设计,则会产生因为行走时的足部动作而使全脚的鞋垫凹折并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且由于全脚鞋垫的面积较大故所需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如何发明出一种鞋垫,能够配合行走时的足部动作使气囊中的气体流动,并达到充足的支撑性、提升行走时的顺畅性、维持足部的舒适度、减缓长时间站立的疲劳感、延长鞋垫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垫,其能够配合行走时的足部动作使气囊中的气体流动,并达到充足的支撑性、提升行走时的顺畅性、维持足部的舒适度、减缓长时间站立的疲劳感、延长鞋垫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垫,包含:勾状垫体,该勾状垫体包括上层与下层,该上层与该下层接合并界定出含有气体的密闭空间,且气体在该勾状垫体的内部流动,其中,勾状垫体分成底部、长端部与短端部,该底部与该长端部以及该短端部连接,且该底部对应于足跟、该长端部对应于内足弓、以及该短端部对应于外足弓。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还包含:内衬,位于该勾状垫体内。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该内衬为惰性泡棉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还包含:止滑薄片,位于该勾状垫体的凹处并与该下层接合,用以连接底部、短端部与长端部。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其中,该止滑薄片自短端部的顶部延伸至长端部的中间部分。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其中,该止滑薄片与该下层一体成形。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其中,该长端部为月牙状。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还包含:横弓垫,其与该长端部一体成形。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其中,该横弓垫为水滴状。
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实施例中,其中,若该鞋垫包含该内衬,该内衬延伸至该横弓垫内。
本实用新型鞋垫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能够达到充足的支撑性、提升行走时的顺畅性、维持足部的舒适度、减缓长时间站立的疲劳感、延长鞋垫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垫外观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垫对应于足部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鞋垫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鞋垫于使用时(脚跟着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鞋垫于使用时(脚跟离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鞋垫
2 足部
3 鞋子
10 钩状垫体
11 内衬
20 止滑薄片
30 横弓垫
101 上层
102 下层
103 底部
104 短端部
105 长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垫1外观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鞋垫1包含:钩状垫体10,且因应必要,还包含内衬11、止滑薄片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特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特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4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