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8704.5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4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卫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地址: | 525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用途 手机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外置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手机已成为人们重要的通讯工具之一;目前,人们使用的手机都没有防水功能,手机不慎掉进水里后,其电路板上的工作电路会发生短路,手机电池也会报废。现在人们多采用手机保护壳对手机进行保护,现有的手机保护壳功能一般都只有防摔防碰撞的作用,要么只能防水的作用,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的作用,对手机充电时,需要将手机从保护壳内取出,操作繁琐,并且多次拆装后会对手机防水壳的防水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手机防水壳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该手机防水壳具有两种功能互换使用,当防水作用时,手机放入该手机壳内,具有防水的作用,当不在水的环境下使用胶塞互相调换下声音孔跟麦克风孔是穿的对于手机声音不受任何的影响。两种功能作用互换时,操作简单方便,直接将手机壳上下两端的胶塞互换即可实现。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相扣合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手机的密封空腔,所述上壳的上端设有一个向该上壳的两侧延伸的上卡槽,所述上壳的下端设有一个向该上壳的两侧延伸的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内卡接有一个可以安装在所述下卡槽内的保护开孔软胶塞,所述下卡槽内卡接有一个可以安装在所述上卡槽内的防水开孔胶塞,所述保护开孔软胶塞与所述防水开孔胶塞互换使用,所述防水开孔胶塞上对应上壳的充电插孔处设有闭口软胶件A,所述防水开孔胶塞上对应上壳的耳机插孔处设有闭口软胶件B,所述保护开孔软胶塞设有与所述上壳的充电插孔连通的开口软胶件D,所述保护开孔软胶塞设有与所述上壳的耳机插孔连通的开口软胶件C,所述密封空腔起到密封防水作用时,所述防水开孔胶塞安装在所述下卡槽内,所述保护开孔软胶塞安装在所述上卡槽内,所述密封空腔起到对手机充电保护作用时,所述防水开孔胶塞安装在所述上卡槽内,所述保护开孔软胶塞安装在所述下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护开孔软胶塞上还设有开口c和开口d,所述防水开孔胶塞上设有闭口端a和闭口端b,闭口端a用于堵住所述上壳的耳机插孔,所述闭口端b用于堵住所述上壳的充电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护开孔软胶塞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圆形固定塞,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圆形固定塞连接的圆形固定塞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壳的内边缘上设有用于卡装环形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上壳的下平面边缘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扣紧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时,所述环形密封圈被所述环形凸起挤压,起到防水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壳的上平面边缘安装有一个与该上壳的框架大小相同的透明PET片,所述上壳的两侧边缘表面间隔设有多个U形卡槽,多个所述U形卡槽共同卡接一个上壳软胶护条,所述上壳软胶护条上间隔设有对个与所述U形卡槽卡接的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的一种改进,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卡孔,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面边缘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卡孔扣接的卡孔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壳的周边设有手机接口、MIC接口、充电接口和扬声器接口,所述手机接口、MIC接口、充电接口和扬声器接口处均设有软胶塞,所述上壳的左侧边设有静音拨动件,所述静音拨动件的内部设有一硬胶件,达到调节手机静音时上下拨动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生活两种用途的手机保护壳的一种改进,所述环形凹槽的一侧壁上边缘上设有卡边,所述环形凸起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边扣接的凸边,所述卡边与凸边均具有一个斜面,所述环形凸起卡入所述环形凹槽内时,所述卡边与所述凸边扣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卫,未经吴志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8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开口度全自动控制的汇合夹送辊
- 下一篇:一种钢带冲孔连续加工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