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钳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7845.5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成昶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昶灏 |
主分类号: | H01R43/042 | 分类号: | H01R4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杨明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钳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综合布线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钳子。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进,网线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网线与水晶头的装配量也大大增加。
现有的网线与水晶头的装配方法在装配过程中,会用钳子先去掉网线的外皮,然后将网线线芯捋直,再按照一定顺序将线芯排好,预留适宜长度后把线芯剪齐,再将剪齐的网线线芯穿过水晶头上相应的孔,把网线和水晶头一起放到网线钳子上进行挤压,完成装配。整个过程非常繁琐,且预留线芯长度和裁剪的步骤主要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完成,当裁剪预留过短时会造成制作完成的水晶头接触不良,或是裁剪预留过长造成制作完成的水晶头压线模块无法压住线缆外皮,而使线芯直接承受拉力,影响水晶头的抗拉性能和寿命。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且降低人为因素影响的水晶头装配方法及配套使用的工具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钳子,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同时进行挤压和切割操作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网线与水晶头装配方法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钳子包括钳头、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对设置、且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通过钳头活动连接。第一手持部上靠近钳头的一端设置有卡持部和切割台,第二手持部上靠近钳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切割部、凸块、压线端子和第二切割部。切割台和第一切割部相对设置,凸块、压线端子、第二切割部均与卡持部相对设置。压线端子与第二切割部位于第二手持部的同一侧,凸块位于第二手持部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卡持部位于切割台与钳头之间,凸块、压线端子和第二切割部位于第一切割部与钳头之间。
进一步地,卡持部与第一手持部可拆卸地连接,凸块、压线端子与第二手持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卡持部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的槽口指向第二手持部。
进一步地,卡持部上设置有一挡块、且挡块与第二切割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切割部上安装有第一切割件,第二切割部上安装有第二切割件,第一切割件、第二切割件分别与第二手持部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切割件和第二切割件均为刀片,刀片的刀刃安装方向指向第一手持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切割件和第四切割件。第三切割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手持部上,第四切割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手持部上。
进一步地,第三切割件和第四切割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持部、第二手持部靠近钳头的位置,第三切割件和第四切割件处于同一平面,且第三切割件设置在钳头与卡持部之间的位置,第四切割件设置在钳头与凸块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三切割件和第四切割件均为刀片,且两刀片的刀刃安装方向相对。
相比现有技术的多功能钳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钳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钳子包括钳头、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对设置、且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通过钳头活动连接。第一手持部上靠近钳头的一端设置有卡持部和切割台,第二手持部上靠近钳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切割部、凸块、压线端子和第二切割部。第一手持部上的切割台和第二手持部上的第一切割部相对设置。凸块、压线端子、第二切割部均与卡持部相对设置。压线端子和第二切割部位于第二手持部的同一侧,凸块位于第二手持部的另一侧。该多功能钳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一个操作同时完成挤压和切割两个步骤,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实用性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钳子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钳子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钳子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昶灏,未经成昶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7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
- 下一篇:一种TiO2/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