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加固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4857.2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辉;高义;刘玄;莫华;谢辉勇;兰泽全;王育斌;唐教青;杨文奇;自汝飞;钟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加固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坑加固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建筑工程基坑主要用于承台、桥台和扩大基础施工,一般分为无支护和有支护两类。
目前,随着中国国力、经济实力的上升,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高架桥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也导致城市中建筑物越来越密集。
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和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也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由于,现在城市中建筑之间的间距较小,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由于使用功能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现如今一般高层建筑、多层建筑都在设计阶段就提出建设大平面尺寸的、有一定深度的地下空间。
在市政工程管道基坑施工中,通常采用钢板桩、钢围檩、钢管内撑组合方式进行基坑支护。这种组合式支撑技术是目前在市政管道基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方法。该施工技术的加固组合连接一般是:钢围檩与钢板桩连接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在钢板桩顶部悬挂钢丝绳进行简易连接加固;钢管内撑与围檩连接采用机械配合人工,通过钢管内撑预留槽口卡进围檩进行简易连接固定。
目前这种支护技术的加固连接方式安全性差,施工不便,成本高。钢围檩需要焊接固定,临时固结在钢板桩上,不能移调节,拆除困难;钢管内撑悬挂固定在钢围檩上,工序简洁,施工安全较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坑加固支护装置,解决了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围檩加固安全性差的问题,方便了现场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可靠。
提供一种基坑加固支护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坑两端侧壁处的板桩和支撑于所述板桩之间的组合支撑部;
所述组合支撑部包括设于所述板桩上的滑移式卡槽、设于所述滑移式卡槽上的围檩,以及设于两个所述围檩之间用于支撑的横撑。
所述板桩背离所述基坑侧壁一侧的垂直方向设有用于承托所述围檩的所述滑移式卡槽。
所述围檩与所述滑移式卡槽卡接。
所述围檩与所述横撑卡接。
所述滑移式卡槽与所述板桩可拆卸连接。
所述滑移式卡槽与所述板桩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孔位。
所述围檩为工字型围檩。
所述组合支撑部包括第一组合支撑部和第二组合支撑部;所述第一组合支撑部与原地面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组合支撑部与原地面的距离比值为1:3.5~4.5。
所述组合支撑部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围檩与所述滑移式卡槽的拉结件。
所述滑移式卡槽为L形。
与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基坑加固支护装置相比,本申请的基坑加固支护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模块化设计使基坑加固支护装置可单独施工。可分段对不同地形不同地质选择不同型号大小的基坑加固支护装置,最后进行拼接或其他工作,因地制宜;
2、可多坑段同时施工。可对于大面积坑段进行同时施工,分段组装,提高施工单位人员分配比率,提高工作效率;
3、可分土质和地形等分类施工。不同地质环境对于基坑加固支护装置有不同的硬度要求,如南方的软土等,如果基坑加固支护装置可分段施工,则可在不同地质环境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选择不同成本的基坑加固支护装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控制成本;
4、使用施工设备配合人工,即可实现快速施工;
5、卡接的连接方式避免了焊接作业,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6、围檩与滑移式卡槽为卡接,并使用拉结件进行固定,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使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证。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的结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4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型钢内支撑轴力自动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弃矿山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