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逆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86509.0 | 申请日: | 2016-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为;梅晓东;张显立;陈威;申潭;李顺;陆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逆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逆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逆变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光伏逆变系统中的集中式逆变方案,参见图1,包括:多路直流汇流装置、一个箱式逆变器(或者逆变器房、集装箱)以及一个箱式变压器。
电池板组串输出后,就近接入直流汇流装置,直流汇流装置通过走线将直流组串汇总到箱式逆变器,由箱式逆变器的输出端直接通过箱式变压器并网。
但是该方案下,逆变系统的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数量少,在山丘等复杂场景下,面对部分遮挡及朝向不一致的现象,导致发电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MPPT控制数量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包括:变压器、交流汇流装置、通讯设备、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及多路直流汇流装置;其中:
所述多路直流汇流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多路光伏组串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集中设置于壳体内;
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多路直流汇流装置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交流汇流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交流汇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低压侧相连;
所述通讯设备的一端为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通讯端,另一端与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包裹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的箱式外壳、房或者集装箱。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一体式平台;所述一体式平台包括:
设置有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的底座;
或者设置有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的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上方的上盖。
优选的,所述通讯设备包括:单元控制器及交换机;其中:
所述单元控制器的一端与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单元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换机的一端相连;
所述交换机的另一端为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通讯端。
优选的,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均为:DC/AC变换器。
优选的,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中至少一台逆变单元还包括:DC/DC变换器;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DC/AC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均为:组串式逆变器。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风道及烟雾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交流汇流装置与所述通讯设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通讯端通过光纤与电站后台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其中的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集中设置于壳体内;每台独立的逆变单元具有独立的MPPT功能,使得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具有多路MPPT控制,在山丘等复杂场景下,面对部分遮挡及朝向不一致的现象,能够实现光伏组串的最大功率发电,保证系统发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集中式光伏逆变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系统的另一结构图;
图5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集散式光伏逆变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内部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MPPT控制数量少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光伏逆变系统,参见图2,包括:变压器101、交流汇流装置102、通讯设备103、多台独立的逆变单元104及多路直流汇流装置105;其中:
多路直流汇流装置105的输入端分别与多路光伏组串一一对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6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