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签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0632.1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4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燕;王天宇;陈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警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服务器等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其内的发热器件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会发出较高的热量,通常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器来进行散热。
当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需将电子设备进行拆卸,当拆卸散热器时,会出现散热器温度高于人体可接受的温度的现象,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碰散热器,容易导致用户被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和电子设备,能够提示标签所贴设的物件是否温度过高,降低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包括显示面,所述显示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显示层和第二显示层,所述第二显示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层之上,所述第一显示层或所述第二显示层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
所述第二显示层采用第一感温变色颜料,当所述标签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显示层变色,以使所述显示面上呈现表示温度过高的警示图案。
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层采用第二感温变色颜料,所述第二感温变色颜料为热消色型感温变色颜料,当所述标签的温度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显示层变色;所述第二显示层采用的第一感温变色颜料为热发色型感温变色颜料,所述第二显示层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层之间设置有基础底色层。
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层采用普通颜料;所述第二显示层采用的第一感温变色颜料为热发色型感温变色颜料,所述第二显示层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
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层所显示信息为拆装示意信息。
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层采用普通颜料,所述第一显示层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所述第二显示层采用的第一感温变色颜料为热消色型感温变色颜料。
具体地,所述第二显示层所显示信息为拆装示意信息。
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依次通过油墨印刷工艺印制在所述显示面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产热部件,还包括:
上述的标签;
所述标签贴设在所述产热部件的外表面,所述标签的显示面朝向所述产热部件之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和电子设备,标签可贴设在会发生温度变化的物件上,用于提示该物件是否温度过高,其中,该物件可为电子设备的产热部件;标签的显示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显示层和第二显示层,第二显示层采用第一感温变色颜料,当物件的温度升高时,其热量会传递给标签,使标签升温至预设温度,以使第一感温变色颜料发生变色,则第二显示层会显示或者消隐,若第二显示层会显示,则设计第二显示层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若第二显示层会消隐,则设计第一显示层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以实现当标签所贴设的物件过热时,标签显示面上显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即显示面上呈现出表示温度过高的警示图案,提示用户此时物件温度过高,降低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另一种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种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一种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包括:基体1,基体1包括显示面11,显示面1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显示层2和第二显示层3,第二显示层3位于第一显示层2之上,第一显示层2或第二显示层3为温度过高警示信息;第二显示层3采用第一感温变色颜料,当标签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第二显示层3变色,以使显示面11上呈现表示温度过高的警示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0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出鞘研磨美工刀
- 下一篇:一种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