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9101.0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6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祁永林;代猛;许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生活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生活污水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活性污泥法主要通过曝气池内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流程包括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清水池。生活污水经格栅井中的机械除污机拦截漂浮物后进入初沉池,经初沉池初步沉淀悬浮物后进入曝气池,经曝气处理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曝气池常用的曝气供氧方法是通过罗茨风机输送空气,使用罗茨风机曝气存在以下缺陷:
1、罗茨风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每小时巡查一次,运行6个月要更换机油,一年要进行一次大修,大修时需要更换轴承及易损件,劳动强度大,费用高。
2、使用罗茨风机曝气时,噪音大,能耗大,罗茨风机的电耗占污水处理系统40%~50%。
3、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电耗,在保证气量分布均衡和稳定的前提下,一般采用分时分段曝气的方法。一般曝气池中所需的溶解氧含量要不低于2mg/L,在风机停运过程中池内的微生物可能会得不到充分的溶解氧,由于缺氧而发生污泥腐化,使出水水质指标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的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供气机构采用矿井压风系统,所述矿井压风系统通过供气管连接设在所述曝气池底部的曝气器。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矿井压风系统包括压风机房、储气罐和压风管路,所述压风机房内的压风机连接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压风管路,所述压风管路上分出一支支路连接所述供气管。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管上设有闸阀。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闸阀之后的供气管上设有减压阀。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减压阀之后的供气管上设有压力表。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管的出口处设有过滤消音器,所述过滤消音器连接所述曝气器。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处理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井、初沉池、二沉池和清水池,所述曝气池设在所述初沉池和所述二沉池之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格栅井和所述初沉池之间设有调节池。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沉池和所述清水池之间设有消毒池。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水池处设有水质在线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了矿井特有的压风系统,合理调配风量,24小时曝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设备和设施投入少,能耗低,噪音低,减少了风机的维护费用,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井10、调节池11、初沉池12、曝气池13、二沉池14、消毒池15和清水池16,清水池16处设有水质在线监测仪17。
生活污水经格栅井10中的机械除污机拦截漂浮物后进入调节池11,调节池11起缓冲作用,减少污水流量的波动,调节池11中的污水进入初沉池12,经初沉池12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后进入曝气池13,经曝气池13好氧生化处理后进入二沉池14,经二沉池14澄清污泥后进入消毒池15,经消毒池15杀死病原性微生物后进入清水池16,水质在线监测仪17测量清水池16内的水质指标,符合要求的水达标排放。
曝气池13的供气机构采用矿井压风系统,矿井压风系统包括压风机房1、储气罐2和压风管路3,压风机房1内的螺杆压风机连接储气罐2的进气口,储气罐2的出气口连接压风管路3,压风管路3上分出一支支路连接供气管4,供气管4连接设在曝气池13底部的曝气器5。
供气管4上设有闸阀6,闸阀6之后设有减压阀7,减压阀7之后设有压力表8,供气管4的出口处设有过滤消音器9,过滤消音器9连接曝气器5。
张集矿北的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2000m3/d,实际处理量800m3/d~1000m3/d,处理工艺为活性污泥法,原先采用两台型号为BK7011型罗茨风机,电机功率为30kw,排风口150mm,两台风机一用一备。
采用罗茨风机曝气的出水水质指标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9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纤维污水处理填料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