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焊缝超声波检测试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7888.7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涂占宽;黄凤英;高东海;范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2 | 代理人: | 王凤华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焊缝 超声波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安全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钢轨焊缝超声波检测试块。
背景技术
无缝线路是高速铁路的基础。钢轨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焊接缺陷、使用过程中焊缝会产生疲劳裂纹,采用超声波对钢轨焊缝中的焊接缺陷和疲劳裂纹进行检测,是减少钢轨折断、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超声波检测前需要使用焊缝专用校准试块对设备的检测灵敏度进行校准,目前我国焊缝探伤主要为手工探伤,现有探伤标准、如TB/2658.21和TB/1632.1中已经规定了手工探伤时灵敏度校准试块。
手工单探头探伤具有方便灵活、适用性广的优点,但对钢轨焊缝探伤、其对焊缝中的平面状缺陷检出率低,探伤效率低、有效记录探伤信息少等无法克服的缺点,制约着焊缝探伤质量的提高。
由于各种焊缝缺陷和焊缝轮廓反射面常常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超声探伤时,缺陷回波与焊缝轮廓反射波互相干扰、不易分辨,缺陷的识别和定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很容易造成误判和漏探。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轨焊缝超声波检测试块,试块为一段长度为500mm-600mm的含有不同人工反射体的钢轨,所述检测试块的轨头、轨腰和轨底上分别设置人工反射孔。
其中,所述检测试块的轨头、轨腰和轨底上分别设置的人工反射孔为多个。
进一步,所述检测试块分为3部分,分别为A区、B区、C区;其中,A区人工反射体为φ3mm平底孔,B区和C区人工反射体为φ3mm横孔。
进一步,所述检测试块中,A区平底孔钻孔方向为从钢轨A侧端面开始,沿钢轨长度方向,孔深为70mm;
B区竖孔距钢轨B侧端面70mm,钻孔方向为钢轨高度方向即垂直于长度方向;
C区横孔距A侧端面350mm,距B侧端面210mm,钻孔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检测试块中,A区平底孔(a1)-(a6)距钢轨踏面距离分别为10mm、20mm、40mm、90mm、136mm(平底孔a5距钢轨底面40mm)、166mm,其中,A区平底孔(a1)-(a6)位于钢轨横截面左右对称中心线上;A区平底孔(a6)-(a8)距钢轨底面为10mm、平底孔(a9)和平底孔(a91)距钢轨底面6mm;平底孔(a6)位于钢轨横截面左右对称中心线上,平底孔(a7)和平底孔(a8)分别位于平底孔(a6)两侧,距离分别为50mm和25mm,平底孔(a9)和平底孔(a91)距轨底侧面为6mm;平底孔(a10)、平底孔(a13)和平底孔(a11)、平底孔(a12)分别位于钢轨横截面左右对称中心线两侧,距中心线20mm,平底孔(a11)和平底孔(a12)距踏面分别为10mm和20mm,平底孔(a13)和平底孔(a10)距踏面分别为20mm和30mm。
B区轨头共3个竖孔(b1)-(b3),竖孔(b1)-(b3)的孔间距皆为20mm,竖孔(b2)与钢轨横截面中心线重合,竖孔(b2)孔深42mm,竖孔(b1)和竖孔(b3)为通孔;B区轨底共7个竖孔(b4)-(b10),竖孔(b4)-(b10)各孔间距分别为20mm、20mm、25mm、25mm、20mm、20mm,竖孔(b7)与距中心线钢轨横截面中心线重合,竖孔(b7)孔深22mm,其他孔为通孔。
C区共8个横孔(c1)-(c8),横孔(c1)-(c8)距踏面分别为10mm、20mm、30mm、40mm、60mm、100mm、140mm、160mm,横孔(c5)-(c7)为通孔,横孔(c1)-(c4)和c(8)孔深超过钢轨横截面左右对称中心线15mm。
附图说明
图1为钢轨焊缝超声波检测试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轨焊缝超声波检测试块进行阐述。
图1示出,一种钢轨焊缝超声波检测试块为一段长度为500mm-600mm的含有不同人工反射体的钢轨,其中,所述钢轨试块的轨头、轨腰和轨底上分别设置人工反射孔;通过钢轨焊缝超声波检测装置进行平面状缺陷双探头探伤灵敏度校准及轨头、轨腰、轨底体积状缺陷单探头探伤灵敏度校准。
所述钢轨试块的轨头、轨腰和轨底上分别设置的人工反射孔为多个。
所述钢轨试块分为3部分,分别为A区、B区、C区;其中,A区人工反射体为φ3mm平底孔,B区人工反射体为φ3mm竖孔,C区人工反射体为φ3mm横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7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