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保温镀膜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5343.2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7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富强;陈康;王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银泰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17/10;B32B27/06;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39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保温 镀膜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热保温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采用玻璃来装饰能够带来装饰物高雅的装饰效果,因而,在现代建筑中常用来作建筑外墙装饰或者落地门窗装饰,其应用非常广泛。镀膜玻璃也称反射玻璃。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去。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镀膜玻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玻璃大多为单层平板玻璃,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但是其隔热保温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保温镀膜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并有效防止噪音污染,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升人们对于玻璃使用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热保温镀膜玻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膜层、电介质层、第一玻璃基板、防紫外线膜层、透光隔热板、第一PVB层、第二玻璃基板、第二PVB层、第一隔音层、第三PVB层、第三玻璃基板、第四PVB层、第二隔音层、防脱钠层和减反射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膜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层、缓冲层和防指纹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设置为阻尼止振隔声吸音棉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三玻璃基板的厚度均设置为1.85-2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设置为冰花玻璃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为10-50μ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介质层为TiO2膜层,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3-30n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脱钠层为ZrO膜层,所述防脱钠层的厚度为0.1-3n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反射层为Al2O3膜层,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50-100n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光隔热板的厚度设置为0.5-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分别设置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并且,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采用阻尼止振隔声吸音棉,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第二、设置防紫外线膜层,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阻挡紫外光的性能;
第三、保护膜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层、缓冲层和防指纹层,通过缓冲层使增透膜层和防指纹层结合在一起,从而使防指纹层牢固地附在产品上,令产品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抗划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保护膜层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保护膜层-1电介质层-2 第一玻璃基板-3
防紫外线膜层-4透光隔热板-5 第一PVB层-6
第二玻璃基板-7第二PVB层-8第一隔音层-9
第三PVB层-10第三玻璃基板-11第四PVB层-12
第二隔音层-13 防脱钠层-14减反射层-15
防指纹层-16 缓冲层-17增透膜层-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隔热保温镀膜玻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膜层1、电介质层2、第一玻璃基板3、防紫外线膜层4、透光隔热板5、第一PVB层6、第二玻璃基板7、第二PVB层8、第一隔音层9、第三PVB层10、第三玻璃基板11、第四PVB层12、第二隔音层13、防脱钠层14和减反射层15。第一隔音层9和第二隔音层13均设置为阻尼止振隔声吸音棉层。第一玻璃基板3和第三玻璃基板11的厚度均设置为1.85-2mm。保护膜层1的厚度为10-50μm。电介质层2为TiO2膜层,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3-30nm。防脱钠层14为ZrO膜层,所述防脱钠层的厚度为0.1-3nm。减反射层15为Al2O3膜层,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50-100nm。透光隔热板5的厚度设置为0.5-1mm。
本实用新型分别设置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并且,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采用阻尼止振隔声吸音棉,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防紫外线膜层4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阻挡紫外光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银泰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银泰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5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CTI覆铜板
- 下一篇:一种防红外光和紫外光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