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空调膨胀阀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3191.2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8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王伟;桑龙祥;彭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J15/3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膨胀 密封 结构 总成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空调膨胀阀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且人们对于汽车的追求已经从简单的代步工具变成了追求汽车的品质和舒适性。其中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一直是关系到汽车舒适性的重要一项,且汽车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NVH性能。
空调膨胀阀上常安装密封垫1,其中,该密封垫1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由于空调膨胀阀2在前围钣金3上设有开孔,通过安装密封垫1,可降低车内的发动机噪声;第二、通过在空调膨胀阀2上安装密封垫1,可衰减空调膨胀阀2的振动,降低因此引起的前围钣金3振动。
然而,常用的空调膨胀阀的密封垫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密封垫1通常为可压缩的闭孔发泡材料,且需要通过装配压缩密封垫1形成密封。因此对密封垫1的装配质量要求较高,取得的密封效果往往较差,而且压缩后的密封垫1硬度较大,容易将空调管路的振动通过该密封垫1传递至前围钣金3,引起前围钣金3振动,严重影响了汽车的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空调膨胀阀密封垫密封效果差而导致的汽车NHV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空调膨胀阀总成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该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包括:
密封垫,密封垫上设有一中心孔,密封垫包括:朝向中心孔方向的内侧壁,朝向远离中心孔方向的外侧壁,以及连接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减振结构,其中,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外侧壁上设有一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与外侧壁的末端形成一卡槽。
可选地,内侧壁、减振结构和外侧壁依次连接,形成一断面为S形的结构。
可选地,内侧壁上设有三道朝向中心孔方向凸出的密封圈。
可选地,密封垫采用合成橡胶一体成型。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膨胀阀总成,包括空调膨胀阀、前围钣金,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其中,该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通过中心孔套设安装于空调膨胀阀上,并通过卡槽过盈配合安装于前围钣金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膨胀阀总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于内侧壁上的密封圈与空调膨胀阀形成多道密封,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降低了车内噪声。另外,设置在外侧壁上的卡槽与前围钣金形成过盈密封,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和减振作用,且对装配质量要求不高,从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沿图1中A-A方向的断面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的俯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沿图3中A-A方向的断面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在图5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1、密封垫;101、中心孔;102、内侧壁;1021、密封圈;103、外侧壁;1031、凸出结构;104、减振结构;105、卡槽;2空调膨胀阀;3、前围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如图3、图4所示,该空调膨胀阀密封结构包括:
密封垫1,密封垫1上设有一中心孔101,密封垫1包括:朝向中心孔101方向的内侧壁102,朝向远离中心孔101方向的外侧壁103,以及连接内侧壁102与外侧壁103的减振结构104,其中,内侧壁102上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1021,外侧壁103上设有一凸出结构1031,凸出结构1031与外侧壁103的末端形成一卡槽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3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