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同步传输的门禁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8542.0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贡伟东;胡红兰;李文涛;陆辰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米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同步 传输 门禁 自动化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同步传输的门禁自动化控制系统,属于门禁控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门禁,是一种以IC/ID卡作为信息载体,集信息管理、计算机控制和智能卡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对进出加以控制,有选择的对要通过门的人员予以放行或者禁止。它具有授权、记录、查询、统计、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具备极高的安防能力。
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为适应信息的时代需要,作为跨世纪使用的建筑和办公环境,必须在功能上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如何将人性化的实现门禁管理,是提升企业办公和其它重要场所的安全防范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
对此,现有的感应式IC卡出入管理控制系统,具有对门户出入控制、实时监控、保安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它主要方便内部员工出入,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既方便了内部管理,又增强了内部的保安,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和具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它在功能上实现了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 (OA) 和管理自动化 (BA), 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全面实现对通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管理。同时,通过门禁系统与安防、消防系统的智能联动功能,实现安防体系一体化,及时反应,快速报警,最大程度保障企业员工及财物的安全。
虽然现有的门禁系统能拿个实现自动化控制,但是其仍然存不足。如申请号:201510130960.4 申请日:2013-08-17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器、指纹采集器和电控锁;所述门禁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指纹采集器、电控锁连接,该门禁控制器用于根据指纹采集器采集的指纹信息控制电控锁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门禁控制器存储有指纹信息表,该指纹信息表记录有合法用户的若干不同手指的指纹信息、与每根手指的指纹信息对应的识别码、以及每个合法用户的门禁码,所述指纹采集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门禁控制器;所述电控锁用于根据门禁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受控门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能够结合密码式输入与指纹输入的优点,大大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
而在另外一篇申请号:201410689217.8 申请日:2014-11-26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门禁系统,包括锁主体和继铁板,所述的继铁板为“U”型,所述的继铁板与锁主体贴合的一侧上设置有电磁锁条和缓冲层,所述的电磁锁条和缓冲层交错设置,所述的缓冲层的厚度比电磁锁条厚度厚,所述的电磁锁条至少有两个,所述的继铁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位置与缓冲层相对应,其锁主体和继铁板吸合时声音小,且撞击力小。
尽管上述文献对门禁系统做出改进,使其可以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但实际使用中,无法实现门径系统的同步传输,在用户不在家或办公区域的时候,无法实时将门禁终端的情况同步传输,降低了系统的同步性能,使其功能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同步传输的门禁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现有的系统在用户不在家或办公区域的时候,无法实时将门禁终端的情况同步传输,降低了系统的同步性能,使其功能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同步传输的门禁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
门禁终端,包括语音录入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存储模块、摄像模块、图像传感模块、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计时模块及电控锁,其中语音录入模块与语音识别模块相连;所述摄像模块与图像传感模块相连;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存储模块、图像传感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计时模块及电控锁相连;
所述语音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待识别用户的语音信号;所述语音识别信号,用于对录入的语音信号识别获得待识别用户录入的门牌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将用户门牌号和用户终端号码绑定后存储;所述摄像模块,用于采集待识别用户图像;所述图像传感模块,用于根据待识别用户图像提取获得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待识别用户录入的门牌号从存储模块中调取其绑定的用户终端号码,及将图像传感模块获得的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和用户终端号码输出;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将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发送至用户终端号码所对应的用户终端,及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反馈信号;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对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长记录;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反馈信号控制电控锁开启,及根据计时模块的记录时长控制无线收发模块向监控终端发送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米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金米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8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