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管角扣码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1269.9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祥;黄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利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F16L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潘笑玲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九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角扣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水管的扣码,尤其适用于固定转角处的水管。
背景技术
在对水管进行维修时,因在室内不能用明火烧锡焊的方法来更换水管,必须要用机械式接驳方法进行维修,而机械式接驳方法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在接驳位容易甩脱,尤其是对一些老旧楼盘的水管进行维修时,很容易在水管维修过程中造成漏水现象,特别是在水管的转弯位置处更严重。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水管容易出现漏水的接驳位附近加装大量可套箍于水管外的管码,每个管码均用一根杆固定于墙上,由此以固定水管,防止因供水时大水压导致漏水的情况出现。但这种方法对转弯位置处的水管的固定效果不佳,通常测试时水管内水压力度只能达到150磅/15分钟,而且需要在转弯位置处的水管上额外安装大量的管码,比较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加强转弯位置处水管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水管角扣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水管角扣码,应用于转角处的两侧水管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管码以及一斜拉杆;所述两个管码分别套在转角处的两侧水管上,所述斜拉杆与该两个管码连接。
每个所述管码包括两个半圆形扣件,该两个半圆形扣件合围套在水管外,两个半圆形扣件的两端用螺丝和螺母连接在一起。
所述两个半圆形扣件外套有塑料层。
所述斜拉杆的端部与两个半圆形扣件的接合端部通过螺丝和螺母连接在一起。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水管角扣码通过两个管码和一根斜拉杆连接于转弯位置处的两侧水管上,能有效加强转弯位置处水管的强度以及稳定性,防止维修时水管漏水以及甩脱的现象发生,经测试,水管内压力度达到240磅/24小时下也完全没有渗漏或甩脱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管角扣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管角扣码安装于转弯位置处的两侧水管时的示意图;
图3为的管码1的两个半圆形扣件11套在水管外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管角扣码包括两个管码1以及一根斜拉杆2。其中,所述两个管码1分别套在转弯位置处的两侧水管51和52上,所述斜拉杆2与该两个管码1连接。由此,两侧水管51和52与斜拉杆2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可大大加强转弯位置处两侧水管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管码1均包括两个半圆形扣件11,该半圆形扣件11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有带通孔的突耳13。安装到水管上时,将这两个半圆形扣件11相对合围套在水管51或52外,并在两个半圆形扣件11的两端突耳13处分别用螺丝31和32以及螺母连接在一起。
所述斜拉杆2的端部通过螺丝32和螺母与两个半圆形扣件11的连接端连接在一起,方便调整两侧管码1的安装角度。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两个半圆形扣件11外套有塑料层12,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利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有利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1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