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离心泵进口管路自动排污的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60416.0 | 申请日: | 2016-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9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心泵 进口 管路 自动 排污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离心泵进口管路自动排污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灌溉、排水多采用离心泵进行抽水,但水中的固体颗粒以及水藻影响泵内的叶片正常运转,造成叶片的破损和叶轮卡死,缩短了泵的运行寿命,为此对泵吸入的液体进行过滤十分重要,通常所采用的吸污式、刷(刮)式和转臂式自清洗网式过滤器存在较大的缺陷,即容易将滤渣存积。同时,如果过滤颗粒中含有坚硬的固体颗粒,很容易穿破滤网,运行不方便。
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一种可实现自动排污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可用于离心泵进口管路,使得该类型过滤器不需要任何辅助冲洗排污装置,其特点在于: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过滤性能好,强度高,防止颗粒冲破滤网,便于重复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离心泵进口管路自动排污的过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离心泵进口管路自动排污的过滤器,它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左侧开口边缘通过L型夹板安装有肋板,所述L型夹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机箱的左端面,所述肋板的另一端镶嵌在机箱内部的卡槽上,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器出口,所述过滤器出口的边缘设置有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上加工有均布的圆形通孔,所述机箱的内部安装有滤渣排出管,所述滤渣排出管的底部连接有弹性连杆,所述弹性连杆的末端安装有滤渣排出阀。
所述肋板共有10组,相邻两组肋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肋板的另一端与机箱内部的U型卡槽固定相连,所述机箱与U型卡槽为一体铸造。
所述弹性连杆材质为橡胶,其直径为40mm。
所述滤渣排出阀表面光滑且倾斜角度为30度。
所述L型夹板的长边为30mm,短边为18mm。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水由过滤器进口进入冲击在成60º夹角的肋板上,固体颗粒冲击在肋板后,水由两隔板之间间隙进入到机箱内,对于附着在肋板中顶端的固体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落到肋板尾端,不断被冲刷进滤渣排出管,而对于附着肋板尾端的固体颗粒直接冲刷进滤渣排出管,滤渣排出阀与弹性连杆联接,由于弹性连杆自身弹性使得滤渣排出阀紧密贴合,由于杂质不断堆积在滤渣排出阀,使得由于滤渣排出阀两侧形成较大压力差,当滤渣重力大于弹性连杆,滤渣排出阀打开,由于滤渣排出阀表面光滑且倾斜,杂质滑落排出,压差降低,滤渣排出阀关闭,实现过滤器本身的自动排污。过滤器出口通过圆形通孔与离心泵进口管路相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肋板的截面图。
图中:L形夹板1;肋板2;过滤器进口3;固定螺钉4;机箱5;圆形通孔6;过滤器出口7;滤渣排出管8;弹性连杆9;滤渣排出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一种用于离心泵进口管路自动排污的过滤器,它包括机箱5,所述机箱5的左侧开口边缘通过L型夹板1安装有肋板2,所述L型夹板1通过固定螺钉4固定在机箱5的左端面,所述肋板2的另一端镶嵌在机箱5内部的卡槽上,所述机箱5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器出口7,所述过滤器出口7的边缘设置有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上加工有均布的圆形通孔6,所述机箱5的内部安装有滤渣排出管8,所述滤渣排出管8的底部连接有弹性连杆9,所述弹性连杆9的末端安装有滤渣排出阀10。
进一步的,所述肋板2共有10组,相邻两组肋板2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肋板2的另一端与机箱5内部的U型卡槽固定相连,所述机箱5与U型卡槽为一体铸造。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杆9材质为橡胶,其直径为40mm。其他材质均为不锈钢。由于弹性连杆9自身弹性使得滤渣排出阀10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滤渣排出阀10表面光滑且倾斜角度为30度。杂质易滑落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L型夹板1的长边为30mm,短边为18mm。通过L型夹板1能够固定在机箱5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0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