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6135.8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6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生;叶旺庆;纪万昌;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特力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88;H01B7/3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三芯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力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现有的电力电缆大都是由导电芯、绝缘层及护套层构成。当该电力电缆用于野外或露天架设应用时,经常会出现遭到雷击的事故发生,导电芯由多根导线相互挤压绞合形成,在雷击的瞬间产生的巨大电流通过导电芯时会发生集肤效应,使得导电芯的电阻增加,不但导电芯的损耗功率也随之增加,而且导电芯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烧毁绝缘层,同时电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电压不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芯电缆,包括环氧树脂层、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铠装层、阻燃吸水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的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呈现扇形分布,所述的第一导体由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组成,所述的第一导线和第三导线由正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二导线由反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二导体由第四导线、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组成,所述的第四导线和第六导线由正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五导线由反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三导体由第七导线、第八导线和第九导线组成,所述的第七导线和第九导线由正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八导线由反向绞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阻燃吸水层由氢氧化铝和氧化铝填充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厚度比例为1:2.5:1。
优选的,所述的第四导线、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的厚度比例为1:2.5:1。
优选的,所述的第七导线、第八导线和第九导线的厚度比例为1:2.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分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使电缆的有效面积减少,可以消除巨大雷击导致的导电芯的集肤效应,同时所述的第一导体由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组成,所述的第一导线和第三导线由正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二导线由反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二导体由第四导线、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组成,所述的第四导线和第六导线由正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五导线由反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三导体由第七导线、第八导线和第九导线组成,所述的第七导线和第九导线由正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第八导线由反向绞合而成,导体线分层装配,保障了电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第一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第二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第三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氧树脂层、2第一导体、3第二导体、4第三导体、5铠装层、6阻燃吸水层、7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1第一导线、22第二导线、23第三导线、31第四导线、32第五导线、33第六导线、34第七导线、41第七导线、42第八导线、43第九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特力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特力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6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