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净化活性炭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5910.8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堃;梁广;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0 | 分类号: | B01D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净化 活性炭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净化活性炭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气中往往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二噁英、SO2和氮氧化物等,需采取净化措施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活性炭吸附法因其工艺简单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烟气二噁英净化,随流式活性炭吸附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应用的活性炭喷射系统,活性炭粉末的喷入方式多是采用在烟道开支管,采用简易的给料系统按工艺需求量送入,但实际应用中往往容易出现进料管阻塞、活性炭粘附烟道壁等问题,使净化效果大大折扣。不少系统也做出了一些改良措施,如专利CN 104208981 A给出的结构则采用专用的喷嘴结构送入活性碳,以期让活性炭与烟气获得良好的混合效果。还有的系统,如CN 205114512 U公开的一种活性炭输送装置,采用风机和文丘里喷射器产生正压将活性炭送入烟道。上述方法可有助于活性炭粉进入烟道,并提高烟气与活性炭颗粒的接触效果,但由于仅在喷入位置采取混合措施,在烟道后续部位难以实现活性碳粉与烟气的充分混合,因此,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并未得到完全利用,造成活性炭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净化活性炭喷射装置,用于克服活性炭在进入烟道过后与烟气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活性炭喷射装置,包括活性炭给料系统、喷射系统,所述喷射系统与烟道连接,所述活性炭给料系统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喷射系统和烟道之间,此装置还包括再混合系统,所述再混合系统有若干组,沿烟道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在烟道管壁上。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给料系统包括料斗和定量输送装置,所述定量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定量输送装置为螺旋给料机或星型给料器或螺旋电子称。
进一步,所述的喷射系统包括文丘里管和连接在文丘里管后方的正压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文丘里管与定量输送装置并联后连接至烟道。
进一步,所述再混合系统为设置在烟道截面上的切向管组,每组设3至6段吹风管,所述吹风管均布在烟道截面上并与烟道连通,吹风管的进气方向与烟道截面相切,所述吹风管与所述正压气体发生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吹风管上还装有脉冲阀。
进一步,所述再混合系统在烟道轴向方向上每隔0.5m~1m设置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喷射系统,使用气力输送活性碳粉末进入烟道,可防止活性炭在输送管道内阻塞,提高输送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螺旋给料机或星型给料器或螺旋电子可以更容易送料;通过在活性炭粉末输入点后续管道设置再混合装置,在烟道截面进行脉冲喷吹,形成周向风,可扰动烟气与活性炭粉末,有利于烟气与活性炭粉末的充分混合,可防止活性炭粉末喷入后粘壁无法充分发挥其对烟气污染物的吸附净化作用,提高烟气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烟气净化活性炭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混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斗;2、定量输送装置;3、正压气体发生装置;4、文丘里管;5、吹风管; 6、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料斗1用以存放待喷入的活性炭粉末,料斗大小根据装置的规模和加料周期确定,其容量一般按照装置1~2天所需的喷射量考虑,料斗下方可设截止阀,正常运行时打开截止阀,活性炭粉末即通过管道进入所述的定量输送装置2,定量输送装置2 优选为螺旋电子称,主要由螺旋轴、变频电机、控制器等组成,通过控制器可设定送料的速度,以保证活性炭粉末定量连续输送到喷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5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化氢吸收工艺的喷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