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0713.7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万盛;秦天玲;朱瑶;史婉丽;何萌;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 水窖 自动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缺水少水的地区人们通过收集雨水等地表水净化后使用,而在饮用水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建设饮用水自动净化装置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目前解决群众饮用水不足和饮用水不安全等的可行方法。目前,许多地区缺少足够的饮用水或饮用水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人类的生命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的直接饮用或通过水窖储蓄雨水等直接饮用。但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安全隐患,部分地区受到地质环境和农业工业等面源污染的影响,地下水硬度高、碱性大、菌群种类及大肠杆菌指数严重超标,水质无保障,通过水窖储蓄的雨水易受到地面的污染物、空气沉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容易滋生有害细菌和病毒,并且窖存水易变质,水质安全难以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水窖水质无法保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水窖和设置于水窖入口的栅栏;
栅栏下方依次设有缓冲储水空间、植物泥层和岩棉板层;岩棉板层下设有一净水室;净水室包括悬挂于净水室顶端的搅拌机,设于净水室内的水压传感器和输氧管;输氧管与净水室外的供氧装置连接;净水室外设有一加料装置;
水窖内设有一配电室;配电室内设有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控制装置;处理器分别与水压传感器、搅拌机和加料装置连接设置;控制装置包括搅拌机开关、供氧装置开关和水泵开关。
优选地,水窖入口处设有一集流场,集流场包括设于坡面的相互连通的截流槽和集流面,截流槽与水源连通,集流面与水窖连通。
优选地,集流面为防渗透集流面。
优选地,净水室底壁上设有一层石英砂层
优选地,净水室内设有与输水管连通的水泵,输水管上设有控制出水流量的水阀。
优选地,水窖顶端设有一井盖,井盖上设有提盖环。
优选地,水窖内壁上设有一不透水层。
优选地,水窖为埋设于地下的矩形水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水窖的入口处设有集流场,集流场中的截流槽可以将泉水和山间溪水等水源引入水窖中,而集流面可以将雨水聚集起来,为水窖提供充分足量的水资源。在水窖净化雨水和泉水等水资源时,设有拦截大型固体废弃物,减少植物泥清理频率的栅栏;用于防止短时间雨量过大,装置不能及时处理的缓冲储水空间;用于去除水体中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有机物,并对水体进行初步净化的植物泥层;用于去除水中COD和未过滤掉的悬浮物的岩棉板层,通过上述各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预处理水体,以及对水体的存储。
经过多层次过滤后的原水进入净水室,通过供氧装置向室内提供氧气,防止水体变质,保证水窖中水体的活性,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同时通过加料装置向室内投入漂白粉,去除水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使水体达到可饮用标准。
本实用新型仅对收集到的雨水等地表水实施净化,不影响周围环境和其他生态用水,该装置结构简单,利于构建,方便推广,适合缺水少水和水质不安全的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源;2、截流槽;3、栅栏;4、缓冲储水空间;5、植物泥层;6、岩棉板层;7、净水室;8、搅拌机;9、石英砂层;10、水窖;11、不透水层;12、供氧装置;13、控制装置;14、输氧管;15、输水管;16、水阀;17、水泵;18、集流面; 19、水压传感器;20、加料装置;21、井盖;22、提盖环;23、连接管;24、搅拌机开关;25、供氧装置开关;26、水泵开关;27、配电室;28、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方案的饮用水窖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水窖10和设置于水窖10入口的栅栏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0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