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谷物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5683.0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良语晨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0 | 代理人: | 韩平英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物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物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谷物”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及其它杂粮。谷类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主要是植物种子和果实,是许多亚洲人民的传统主食。
谷物作为国内的主要粮食,在包装前需要进行烘干,由于天气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谷物没有晒干而发霉,不仅影响谷物质量还存在潜在危险,由此可见,烘干对于谷物保存十分必要,传统的方法都是经过暴晒,但是暴晒受到天气的影响极大,而且收集回收谷物十分麻烦。在现在技术中,存在将谷物放入粮食仓内通过热蒸汽形式进行烘干,由于加热仓内谷物堆积形成谷物堆,谷物堆对热蒸汽有阻挡作用,导致热蒸汽不能完全透过谷物堆,造成烘干不均匀,影响干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谷物烘干装置,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烘干装置,包括烘干仓主体,支撑桁架,蒸汽供给装置一,蒸汽供给装置二,鼓风机,分子击断器,所述烘干仓主体设置在支撑桁架上,在烘干仓主体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仓室一,仓室二,仓室三,仓室四,所述蒸汽供给装置一通过蒸汽输入导管与仓室三连接,所述蒸汽供给装置二通过蒸汽输入导管与仓室二连接,所述鼓风机通过进风筒与仓室四连接,所述仓室一内设置有进料斗,所述仓室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仓室二内设置有斜板,所述仓室三内从上往下设置有汇集漏斗和双层盘管,双层盘管顶端与汇集漏斗漏嘴连接,双层盘管末端伸入到仓室四内,所述仓室四内依次设置筛网和出料斗,所述仓室四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分子击断器设置仓室四内壁上位于出料斗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底端的漏嘴为条形口。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数量为多个,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30°,斜板等间距排列,斜板一端与仓室二内壁焊接,另一端为倾斜端,靠上斜板的倾斜端对着相邻斜板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盘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与汇集漏斗漏嘴贯通,双层盘管顶端与汇集漏斗接触的附近设置有蒸汽输出导管,所述蒸汽输出导管一端与外层管贯通,另一端伸出仓室三。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输入导管伸入仓室二后与双层盘管底端的外层管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盘管末端设置有两个出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仓室三与仓室四之间设置有隔层。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筒伸入仓室四内位置高于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分子击断器内设置三个净化组,净化组有多个相邻空气净化单元组成,同一净化组内位于同一个水平面的相邻空气净化单元,通过垫片连接,净化组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陈列固定空气净化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金属发射极及筒状的金属接收极;筒状金属接收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绝缘端子和第二绝缘端子;第二绝缘端子与第一绝缘端子均为筒状结构,金属发射极为一螺杆,螺杆由第一绝缘端子穿入金属接收极并穿过第二绝缘端子和垫片后与螺母连接,第一绝缘端子和第二绝缘端子的中心固定有金属发射极;金属发射极与高压发生器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地,并可与220V交流电连接;金属接收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谷物烘干形式,通过仓室二在斜板的作用下致延长谷物与热蒸汽的接触时间,在仓室三中经过双层盘管中进行再次烘干的,经过仓室四通过自然风进行降温,在仓室四内通过分子击断器能够对谷物进行杀菌,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烘干模式,采用多层烘干的方式,能够有效对谷物进行烘干,防止发霉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烘干仓主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进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子击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空气净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I的放大图;
1烘干仓主体、2支撑桁架、3蒸汽供给装置一、4鼓风机、5蒸汽供给装置二、6仓室一、7仓室二、8仓室三、9仓室四、10排气管、11进料斗、12斜板、13汇集漏斗、14双层盘管、15隔层、16筛网、17出料斗、18蒸汽输出导管、19蒸汽输入导管、20分子击断器、100箱体、101支架、102金属接受级、103第一绝缘端子、103a凸缘、104第二绝缘端子、105金属发射极、106高压发生器、10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良语晨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良语晨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5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