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3597.6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黎泽深;谢飞龙;杨雄;吴长彩;陈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新的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2;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李睿 |
地址: | 52914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密度、高产量养殖模式的生态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2014年,全球水产品产量约为16280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43%。考虑到人口增长和生活的富裕,预计到2030年,为满足现有人均水产品消费水平,水产品产量需要增长5000万吨。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水产养殖大国,2014年水产养殖产量为4900万吨,根据中国水产养殖“十三五”发展目标,到2020年,水产养殖产量需增加到5300万吨。目前,渔业捕捞已达到最大产量水平,发展水产养殖是填补水产品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预计20年内,水产养殖量占水产品总供应量的比例将增加到60%以上,未来水产养殖发展和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包括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工业化养殖和普通集装箱养殖等。其中,土塘养殖和高位池养殖一般需要直接利用水体或者建在近水源处,同时受环境、气候、水污染、疫病等影响大,选址限制多、占地面积大、养殖成功率低,产量低;工厂化养殖一次性投入大、规模大,一般养殖个体户或小企业通常受资金短缺、投资额度高、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难控制、管理难度大等因素影响,难以实施,所以现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仍不普及;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采用集装箱作为养殖容器的厢式养殖模式,但这种模式只不过是简单的把集装箱改造成普通的养殖容器,空间利用率低,无法实现真正的高密度高产量养殖。
因此,亟待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于集中、高密度且环保的水产养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养殖占地大,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且各养殖池之间易交叉污染,不环保等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产养殖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分隔成多个养殖池,至少两个养殖池的容积大小随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阶段依次递增。
在优选方案中,用于养殖水产品最后生长阶段的所述养殖池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捕捞口,以实现其内部水产品的捕捞。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多个养殖池的底板在竖直方向上高低不同以使其深度不同;每两个相邻的养殖池相连的位置设有转移装置,以使深度较浅的养殖池中的水产品倒池至深度较深的养殖池内。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养殖池包括第一养殖池、第二养殖池和第三养殖池,其沿所述箱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养殖池容积最小,所述第三养殖池容积最大。
在优选方案中,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的底板为斜坡,且较浅养殖池的所述底板向较深养殖池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水产养殖系统还包括设备间,用以对每个养殖池的水体进行过滤、净化、调整和增氧。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间内设有污水循环再生设备、供氧设备和恒温设备。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间内还设有益生菌扩培池,以将培养的益生菌投加至所述养殖池内。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
在优选方案中,每个养殖池连接有排污管道、循环回水管道和增氧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和循环回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循环再生设备连接,所述增氧管道与所述供氧设备连接,以使所述每个养殖池构成独立的工作系统。
在优选方案中,每个养殖池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于养殖池底板上,以使其内部的污染物排出。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箱体为集装箱式钢结构。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多个养殖池的顶部设有可启闭的顶盖,所述顶盖具有透光性。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箱体内设有通往所述养殖池顶部的阶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基于箱体设置,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既实现了分级水产养殖,即“小池养鱼苗,大池养成鱼,同时养殖”的模式,也实现了高密度养殖,水体空间利用率高,整个系统也方便搬移和运输。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构简单,便于安装施工;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以及投资少回收周期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正面结构透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新的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新的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3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窑炉用通风车间和通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冬暖夏凉的太阳能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