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装置及使用该降噪装置的无叶风扇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42588.5 | 申请日: | 2016-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创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70;F04B4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肖军,赵东明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使用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噪装置及使用该降噪装置的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无叶风扇是一种常见的家用风扇,由于其没有外置的叶片,特别适合家里有小孩客户使用,但是现有的无叶风扇普遍存在噪音较大、风量不足的缺陷,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装置及使用该降噪装置的无叶风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装置及使用该降噪装置的无叶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噪装置,作用在进风通道的入口处,包括安装在进风通道的入口处的端盖,所述端盖呈筒状,一端与进风通道的入口处连接,另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朝向进风通道的入口处的第一环形槽。
降噪装置还包括一位于进风通道入口处与端盖之间的降噪环,所述降噪环具有一朝向第一环形槽的第二环形槽。
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填充有吸音材料。
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填充有吸音材料。
所述吸音材料设置为海绵。
一种采用降噪装置的无叶风扇,包括进风通道、设置在进风通道内的叶片组件及电机、出风环,所述进风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一端盖,所述端盖呈筒状,一端与进风通道的入口处连接,另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朝向进风通道的入口处的第一环形槽;所述进风通道具有两出口端,两出口端与出风环的输入端连通,连通处圆滑过渡。
采用降噪装置的无叶风扇还包括一位于进风通道入口处与端盖之间的降噪环,所述降噪环具有一朝向第一环形槽的第二环形槽。
所述第一环形槽及第二环形槽内填充有吸音材料。
所述吸音材料设置为海绵。
所述叶片组件的最小进风截面与第一环形槽的最小进风截面面积相同;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一过滤网,过滤网位于第一环形槽与叶片组件之间,过滤网具有通风孔,所有的通风孔的总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环形槽的最小进风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通道的入口处设置端盖,再在端盖上设置第一环形槽,使得进入进风通道内的噪音可在向外扩散时会被第一环形槽反射回进风通道内,使得噪音在进风通道内逐渐削弱,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图中所示为一种降噪装置,作用在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包括安装在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的端盖2,端盖2呈筒状,一端与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连接,另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朝向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的第一环形槽3。采用上述结构的降噪装置通过在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设置端盖2,再在端盖2上设置第一环形槽,使得进入进风通道1内的噪音可在向外扩散时会被第一环形槽反射回进风通道1内,使得噪音在进风通道1内震荡并逐渐削弱,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效果显著。
如图所示,降噪装置还包括一位于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与端盖2之间的降噪环4,降噪环4具有一朝向第一环形槽3的第二环形槽5,第二环形槽5与第一环形槽3可相互配合,将第一环形槽反射的声波反射回去,阻止声波向进风通道1外的腔体蔓延形成体内共鸣,使得噪音在第二环形槽5与第一环形槽3之间来回震荡衰减,为了起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在第一环形槽3内填充有吸音材料,进一步还可在第二环形槽5内填充有吸音材料;噪音在经过吸音材料时被吸音材料部分吸收,达到快速降低噪音的效果,其中,吸音材料设置为海绵或其它高分子吸音物质。
参照图1-图3,图中所示为一种采用降噪装置的无叶风扇,包括进风通道1、设置在进风通道1内的叶片组件6及电机7、出风环8,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设置有一端盖2,端盖2呈筒状,一端与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连接,另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朝向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的第一环形槽3;进风通道1具有两出口端9,两出口端9与出风环8的输入端连通,连通处圆滑过渡。采用上述结构的无叶风扇通过在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设置端盖2,再在端盖2上设置第一环形槽3,使得进入进风通道1内的噪音可在向外扩散时会被第一环形槽反射回进风通道1内,使得噪音在进风通道1内震荡并逐渐削弱,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出口端与出风环8连通处圆滑过渡可以减少出风阻力,提升出风效率,减少噪音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创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创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2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CB自动光学检测的支撑模块
- 下一篇:多功能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