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油管内定位卡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0252.5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波;曹海燕;张大庆;张余贵;田文豪;龚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定位 卡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油管内定位卡定器,属于油田油水井作业井下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不压井作业的水力泵送式油管堵塞器通过液压泵送,在投送过程中与地面失去连接约束,如果在光油管管柱内使用就会通过油管掉入井底,所以水力泵送式堵塞器在下井之前,必须在光油管内堵塞位置投入光油管内定位卡定器,对投入的堵塞器起到准确定位和承托作用。
ZL201320100788.4公开了一种油管内锚定装置,是为顺利实现井下节流气嘴及其它仪器在油管内的坐封和解封而设计的,该实用新型的外中心管上套装有卡瓦套、卡瓦和开瓣弹性锥体,内中心管上套装有上胶筒钢体和内衬套,内衬套外套装有上胶筒、下胶筒钢体、外衬套及下胶筒,内中心管外壁凸肩下方套装弹簧,内中心管下端连接下锥体。该实用新型存在锚定不可靠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用单向卡瓦和胶筒摩擦力锚定不可靠,若地层压力高,可能中途坐封锚定无法下到预定位置,若地层压力低,在设计位置坐封锚定丢开后,井下节流气嘴或其它仪器上压该实用新型易导致其解封掉落井底;二是依靠弹簧的张力保证胶筒密封不解封不可靠,弹簧的张力与地层压力平衡,若地层波动,弹簧随之伸长或缩短,胶筒解封,弹性锥体下移,卡瓦回收,锚定失效;三是上提坐封过程中弹性锥体上的解封剪钉可能被剪断导致无法完成锚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锚定易失效的缺陷,提供一种光油管内定位卡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光油管内定位卡定器由丢手接头、活塞、锁球机构、胀头机构和滑块锚定机构组成,活塞包括活塞杆、活塞套,活塞杆为“十字型”截面结构,其上腔与丢手接头的环空内安装有锁球机构;胀头机构包括胀头、接箍卡爪、卡瓦托拉杆,接箍卡爪上端与活塞套螺纹连接,胀头上端与活塞杆螺纹连接,胀头置于接箍卡爪的腔体内,卡瓦托拉杆卡装在胀头的中心通孔内,卡瓦托拉杆下端与滑块锚定机构的卡瓦托本体螺纹连接。
所述的锁球机构包括环形锁球座、锁球,环形锁球座与丢手接头由剪钉固定连接,环形锁球座上均布有径向通孔,其径向通孔内安装有锁球。
所述的接箍卡爪下部设有四个弹性分瓣卡爪,弹性分瓣卡爪中部内侧设有凸台,外侧下端缩径处收在活塞杆与滑块锚定机构的卡瓦托本体的环空间隙内。
所述的滑块锚定机构包括卡瓦托本体、滑块卡瓦和挡块,卡瓦托本体下端呈锥形,在卡瓦托本体下部沿轴向不同位置上至少设有两处与滑块卡瓦配合的斜面结构,斜面结构的底面为沿轴斜向上的方向逐渐向卡瓦托本体的中心线靠拢且与滑块卡瓦相配合的斜面,滑块卡瓦能够沿斜面结构的燕尾键自由滑动,且在斜面结构的下方位置开槽装有挡块以防滑块卡瓦从斜面结构内脱落出去,卡瓦托本体与挡块之间设有销钉固定。
所述的活塞杆与活塞套配合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降低下井过程中的遇阻几率,当下到设计位置时,通过上提使其动力装置解锁,实现永久双向卡定,对投入的水力泵送式堵塞器起到准确定位和承托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油管内定位卡定器由丢手接头1、活塞、锁球机构、胀头机构和滑块锚定机构组成,活塞包括活塞杆3、活塞套5,活塞杆3截面为“十字型”结构,其上腔与丢手接头1的环空内安装有锁球机构;胀头机构包括胀头6、接箍卡爪7、卡瓦托拉杆8,接箍卡爪7上端与活塞套5螺纹连接,胀头6上端与活塞杆3螺纹连接,胀头6置于接箍卡爪7的腔体内,卡瓦托拉杆8卡装在胀头6的中心通孔内,卡瓦托拉杆8下端与滑块锚定机构的卡瓦托本体9螺纹连接。
所述的锁球机构包括环形锁球座2、锁球4,环形锁球座2与丢手接头1由剪钉固定连接,环形锁球座2上均布有径向通孔,其径向通孔内安装有锁球4。
所述的接箍卡爪7下部设有四个弹性分瓣卡爪,弹性分瓣卡爪中部内侧设有凸台,外侧下端缩径处收在活塞杆3与滑块锚定机构的卡瓦托本体9的环空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0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气体钻井水平井扩径段岩屑运移装置
- 下一篇:液压式丢手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