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杆及采用其的压力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0200.8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仁世伟;陈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29/0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刘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采用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介入手术过程中的推杆及采用其的压力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介入手术中使用的压力泵主要用于为伸入动脉的球囊导管提供压力,以使其膨胀以撑开病变阻塞部位,恢复血液的顺畅流动。压力泵的压力来源于采用推杆推拉的活塞。因此,推杆在推拉活塞时的行程将直接决定压力泵产生压力的大小。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开关接头构成的阀门来保持充压泵输出的压力不变。由于开关接口与推杆分处于压力泵的两端,单人使用该压力泵时,其压力调整和压力保持的操作无法同时操作,例如需要在一只手推动推杆时还要腾出另一只手控制压力泵另一头的开关接口,才能完成保压操作,其操作过程相当不便,单手操作推杆也不容易把握需要保持的压力精度。其他现有技术中还有依靠手动按压专门的弹簧开关控制加压,保压。或是采用将推杆的把手转动到一特定位置与泵体形成互锁以保持压力。由于转动推杆的把手很容易使推杆前后移动导致压力控制产生误差,导致压力值会发生波动,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者周围动脉栓塞等急性并发症,增加手术的风险。
上述现有技术不同程度的存在结构复杂、压力控制和压力保持需要分步操作、不符合医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导致使用不便等缺陷。所以,现有技术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定位机构的推杆,且结构简单、开合稳定,以及使用该推杆的压力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推杆,设置有定位套筒和穿设在所述定位套筒中的推杆主体;所述推杆主体包括:握持部和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杆体;所述杆体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
所述推杆主体还包括:定位把手:所述定位把手包括握把和与该握把相连的传动杆;所述握把与所述握持部的形状匹配;所述传动杆穿设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杆体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握把在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握持部;所述传动杆的底侧指向所述槽底。
所述推杆还包括斜面开合机构,该斜面开合机构使所述推杆主体与所述定位套筒的内侧可离合接触。
所述斜面开合机构在所述滑槽的槽底设置有离合限位单元,所述离合限位单元设置有抬升面,所述抬升面为朝向所述滑槽的开口方向且与所述槽底夹角为锐角的斜面;所述离合限位单元还设置有沉降面,所述抬升面与所述沉降面平行相对且两者之间的间隙设置为传动通道。
所述斜面开合机构在所述底侧设置有离合导向单元;所述离合导向单元在所述传动杆的滑动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传动杆穿设在所述滑槽内时所述离合导向单元插入所述传动通道,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抬升面接触,所述第二导向面和所述沉降面接触。
所述传动杆的顶侧指向所述定位套筒,所述顶侧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握把带动所述传动杆,所述离合导向单元在所述离合限位单元的限位下改变所述传动杆的移动方向,使所述定位部抵顶或远离所述定位套筒的内侧。
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套筒的内侧与所述定位部通过螺纹匹配定位。
又一步的,所述离合导向单元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套筒的间距。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底在所述传动通道的延长方向上开设有导向延长区。
再者,所述定位把手上设置有助力弹性件与所述握持部接触,所述助力弹性件未形变时所述抬升面抵顶所述第一导向面使所述定位部抵顶所述定位套筒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限位单元数量不少于2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槽底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离合导向单元和所述离合限位单元数量相匹配,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力泵,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压力输出口,所述活塞和缸体之间还连接有如上所述的推杆,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缸体连接,所述推杆主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的尾部。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在靠近所述压力输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贯穿所述缸体外壁与所述压力输出口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指向所述缸体的一端套设有硅胶头,所述硅胶头形状与所述缸体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0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