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体成型磁场监测充磁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139601.1 申请日: 2016-10-20
公开(公告)号: CN206116132U 公开(公告)日: 2017-04-19
发明(设计)人: 韦立立;戴峤笠;毛宗富;黄国光;翁苗飞;梁宗锡;邱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鑫丰磁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F13/00 分类号: H01F13/00;G01R33/07
代理公司: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代理人: 朱如松
地址: 315194 浙江省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磁体 成型 磁场 监测 充磁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体成型充磁装置,特别是一种对成型磁场能够直接测量监控的磁体成型磁场监测充磁装置。

背景技术

从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十九世纪末使用的碳钢,磁能积(BH)max(衡量永磁体储存磁能密度的物理量)不足1MGOe(兆高奥),而国外批量生产的Nd-Fe-B永磁材料,磁能积已达50MGOe以上。这一个世纪以来,材料的剩磁Br提高甚小,能积的提高要归功于矫顽力Hc的提高。而矫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对其本质的认识和高磁晶各向异性化合物的发现,以及制备技术的进步。

二十世纪初,人们主要使用碳钢、钨钢、铬钢和钴钢作永磁材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AlNiCo永磁材料开发成功,才使永磁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五十年代,钡铁氧体的出现,既降低了永磁体成本,又将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宽到高频领域。到六十年代,稀土钴永磁的出现,则为永磁体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1967年,美国Dayton大学的Strnat等,用粉末粘结法成功地制成SmCo5永磁体,标志着稀土永磁时代的到来。迄今为止,稀土永磁已经历第一代SmCo5,第二代沉淀硬化型Sm2Co17,发展到第三代Nd-Fe-B永磁材料。

此外,在历史上被用作永磁材料的还有Cu-Ni-Fe、Fe-Co-Mo、Fe-Co-V、MnBi、A1MnC合金等。这些合金由于性能不高、成本不低,在大多数场合已很少采用。而AlNiCo、FeCrCo、PtCo等合金在一些特殊场合还得到应用。目前Ba、Sr铁氧体仍然是用量最大的永磁材料,但其许多应用正在逐渐被Nd-Fe-B类材料取代。并且,当前稀土类永磁材料的产值已大大超过铁氧体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已发展成一大产业。

永磁体应用范围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电视机,扬声器,音响喇叭,收音机,皮包扣,数据线磁环,电脑硬盘,手机震动器等等。扬声器这类永磁体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的原理来发声。喇叭上的永磁体则是利用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电流产生的磁场与之相作用,使得线圈和磁铁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带动喇叭上的纸盆发生振动,推动空气并传播这个振动,人耳从而听到声音。总之,永磁体在人们生活中无所不在,它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

永磁体可以进行如下分类:按材质分,第一大类是:合金永磁材料,包括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Nd2Fe14B)、钐钴(SmCo)、铝镍钴(AlNiCo);第二大类是:铁氧体永磁材料(Ferrite)。

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烧结铁氧体、粘结铁氧体、注塑铁氧体,这三种工艺依据磁晶的取向不同又各分为等方性和异方性磁体。这些就是市面上的主要永磁材料,还有一些因生产工艺原或成本原因,不能大范围应用而淘汰,如Cu-Ni-Fe(铜镍铁)、Fe-Co-Mo(铁钴钼)、Fe-Co-V(铁钴钒)、MnBi(锰铋)。

人造永磁体,在其成型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充磁,从而使得磁体具有磁性,而充磁磁场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磁化质量,而在现有技术中考虑到设备屏蔽效果和漏磁因素,都无法对充磁磁场进行有效直观的监控,影响充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磁体成型磁场监测充磁装置,通过设置在充磁磁头上的霍尔元件,对充磁磁场进行直接测量显示,从而实现对充磁磁场的直观监测监控,提高充磁设备对磁场的监控能力,从而方便高效地实现磁体充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磁体成型磁场监测充磁装置,包括充磁磁头,充磁磁头提供用于磁体充磁的磁化磁场,

磁体成型磁场监测充磁装置还包括霍尔元件以及显示控制器,霍尔元件检测磁化磁场并向显示控制器输出测量信号,显示控制器接收测量信号并显示;

霍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并且设置与充磁磁头上。本实用新型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充磁磁头上的霍尔元件,以霍尔效应直接对充磁磁场的变化情况以及磁场大小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充磁磁场的直接检测。而将霍尔元件设置在磁头上可以避免在磁化空间设置额外的设备(如设置在磁化磁场内,以便对磁场进行测量),而可能占用磁化空间,降低空间利用效率。而将霍尔元件设置在充磁磁头上特定的位置,既可以使得霍尔元件对磁场进行高灵敏的监控,又可以减少设备结构的屏蔽作用或者干扰作用,从而实现对充磁磁场的及时精准的监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鑫丰磁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鑫丰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9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