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音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8663.0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谢萍;赵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音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音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用于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音频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通常包括耳机壳体、喇叭单元和耳机线,其中,喇叭单元又称为扬声器,耳机壳体具有容纳喇叭单元的空间,同时喇叭单元固定在耳机壳体中,耳机线自耳机壳体中穿过以向喇叭单元输送音频信号,喇叭单元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可以听见的声音。
随着人们对不同音质的需求,耳机音质可调成为耳机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现有的调音耳机通常通过调音孔的面积变化或者是通过喇叭单元的声腔体积变化来实现音质可调,但这种音质调节的方式结构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耳机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音质可调的调音耳机的新技术方案,以简化调音结构,降低耳机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音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喇叭单元和调音组件,所述喇叭单元固定在所述耳机壳体中,其中,所述调音组件包括调音件和多孔弹性体,所述耳机壳体上设有调音区,所述调音区位于所述耳机壳体邻近使用者的耳道一端的开口与所述喇叭单元之间,所述多孔弹性体位于所述调音区中;所述调音件在所述调音区内相对于所述多孔弹性体移动,以改变所述多孔弹性体的体积。
可选地,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连接并构成容纳所述喇叭单元的空间,所述前壳具有入耳部,所述调音区位于所述入耳部内。
可选地,所述调音区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多孔弹性体限位的弹性体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多孔弹性体为海绵或者泡棉。
可选地,所述调音件与所述调音区滑动配合,且所述调音件具有至少两个调音位置;当所述调音件处于不同的调音位置时,所述多孔弹性体的体积不同。
可选地,所述调音件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调音区连通,且所述多孔弹性体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防止所述多孔弹性体窜出的防窜出凸起。
可选地,所述调音件的外表面上设有限位凹槽和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调音件远离所述调音区的一端,所述调音区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耳机壳体的端部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调音件与所述调音区相对应的外壁上还设有沿着所述调音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定向凹槽,所述调音区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配合的定向凸起。
可选地,所述调音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调音件远离所述耳机壳体的端面上的音网。
可选地,所述音网具有80目-100目的网孔。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确实存在调音耳机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调音件在调音区内相对于多孔弹性体移动,使得多孔弹性体的体积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多孔弹性体对喇叭单元传递过来的声音的阻尼效果,实现对音质的调节,该调音组件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调音耳机的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音耳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音耳机的调音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音耳机的耳机壳体的前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音耳机实施例的调音件处于第一调音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音耳机实施例的调音件处于第二调音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7为图6中B-B向剖示图。
图中标示如下:
前壳-1,入耳部-11,调音区-111,弹性体限位凸起-1111,限位凸起-1112,定向凸起-1113,后壳-2,喇叭单元-3,调音件-4,通孔-41,防窜出凸起-411,限位凹槽-42,限位凸台-43,定向凹槽-44,多孔弹性体-5,音网-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8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