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8016.X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臧晓秋;牛斌;仝强;吴成亮;石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摩擦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摩擦隔震支座,尤其有关于一种桥梁建筑领域中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在铁路桥梁和其他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支座是桥梁或其它建筑的上部结构(桥梁或建筑)与下部结构(桥墩或基础)的连接部件,不但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其上面通过的车辆等的荷载,还要将这些荷载可靠地传递给下部结构,并承受桥梁梁端的转动和位移。
现有技术中,位于桥梁或其它建筑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的隔震支座,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减震和隔震的要求,但是由于该隔震支座仅具有一个滑动面摩擦隔震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该隔震支座能产生的地震位移有限,很难满足消耗能量以及降低地震对桥梁等结构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隔震支座,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具有上摩擦副结构和下摩擦副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达到防灾和减灾的目的,该摩擦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量耗散性和自复位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包括:
上支座板,其具有下凹球面;
下支座板,其具有上凹球面;
球冠衬板,其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所述球冠衬板具有上凸球面和下凸球面,所述上凸球面与所述下凹球面之间通过上摩擦副结构滑动配合,所述下凸球面与所述上凹球面之间通过下摩擦副结构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下凹球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上凸球面的面积,所述上凹球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凸球面的面积。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上摩擦副结构包括上不锈钢板和上改性聚四氟乙烯板,所述上不锈钢板镶嵌于所述上支座板的所述下凹球面,所述上改性聚四氟乙烯板设置于所述球冠衬板的所述上凸球面。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下摩擦副结构包括下不锈钢板和下改性聚四氟乙烯板,所述下不锈钢板镶嵌在所述下支座板的所述上凹球面,所述下改性聚四氟乙烯板设置于所述球冠衬板的下凸球面。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还包括多个限位挡块,多个所述限位挡块连接在所述上支座板的下表面,多个所述限位挡块围设在所述下支座板的外周,所述限位挡块和所述下支座板之间设有侧面摩擦副结构。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侧面摩擦副结构包括侧面不锈钢板和侧面改性聚四氟乙烯板,所述侧面不锈钢板镶嵌于所述限位挡块,所述侧面改性聚四氟乙烯板设置于所述下支座板的外壁面。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限位挡块通过多个剪断螺栓与所述上支座板连接。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上支座板上设有四个所述限位挡块,所述下支座板为长方体形,四个所述限位挡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的四个侧壁处。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上支座板上设有两个所述限位挡块,所述下支座板为长方体形,两个所述限位挡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处。
如上所述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其中,所述上支座板为长方体形,所述上支座板的四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上固定孔,所述下支座板为长方体形,所述下支座板的四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下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不仅具有普通球型支座的优点,还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摆动半径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从而避开地震波集中的频率范围,达到隔震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双滑动面摩擦隔震支座在摆动中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即将地震的能量转化为摩擦内能和结构势能,实现自复位的同时降低地震对桥梁等结构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达到防灾和减灾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双滑动面的摩擦隔震支座通过设置侧面摩擦副结构、上摩擦副结构和下摩擦副结构使其摩擦部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量耗散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8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抗震体系转换式防落梁等曲面减隔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伸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