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3059.9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凌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丰临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江西丰临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各种类型的留置针的需求日益增大。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它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留置针,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管。使用时将导管和针管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管,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然而,目前的留置针,针管结构规格较小,针管很细、很软,强度不够,不易刺入血管,甚至折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留置针强度不够,不易插入血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强度大、易插入血管的留置针。
为了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和输液管组件,所述针管组件包括护套1、针管2、导管3、导管座5、隔离塞6和针座8;所述护套1套在所述针管2上,所述导管座5通过导管楔4与导管3相连,所述隔离塞6设置于所述导管座5中,所述针管2一端穿过所述隔离塞6并伸入到所述导管3中,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针座8上;所述针管2上设有侧孔21,所述针管2顶端设有针嘴22,所述侧孔21开口方向与针嘴22斜面方向不同。
优选地,所述侧孔21开口方向与针嘴22斜面方向相差90度,此时针管强度最高,不易折弯,效果最好。
优选地,所述针管组件还包括防针刺装置7,所述防针刺装置7固定在所述隔离塞6后面,设置于所述导管座5中,所述针管2从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输液管组件与所述针管组件相连通,所述输液管组件包括延长管12和输注接口10,所述延长管12一端与导管座5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注接口10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长管12上设有阻断装置9。
优选地,所述阻断装置9为单手夹。
优选地,所述输注接口10为正压接头、无针接头、三通、两通或肝素帽。
优选地,所述输注接口10上设有端帽11,用于防菌,干净卫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留置针,将针管上的侧孔开口方向与针嘴斜面方向设置在不同方向,加强针管斜面方向的强度。传统的留置针,针管侧孔与针管针嘴斜面同处于一个方向,护士操作的时候是以斜面方向向上挑动刺入血管,侧孔是整个针管的薄弱环节,传统的侧孔设计,使得针管强度不够,导致针管不易刺入血管,易折弯。而本实用新型采取针管上侧孔开口方向与针嘴斜面方向设置在不同方向的设计,进而加强了针管斜面方向的强度,解决了针管不易刺入血管,易折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留置针,设有防针刺装置,能避免穿刺针造成的误刺伤以及交叉感染,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留置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针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护套;2、针管;21、侧孔;22、针嘴;3、导管;4、导管楔;5、导管座;6、隔离塞;7、防针刺装置;8、针座;9、阻断装置;10、输注接口;11、端帽;12、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和输液管组件,所述针管组件包括护套1、针管2、导管3、导管座5、隔离塞6和针座8;所述护套1套在所述针管2上,所述导管座5通过导管楔4与导管3相连,所述隔离塞6设置于所述导管座5中,所述针管2一端穿过所述隔离塞6并伸入到所述导管3中,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针座8上;所述针管2上设有侧孔21,所述针管2顶端设有针嘴22,所述侧孔21开口方向与针嘴22斜面方向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侧孔21开口方向与针嘴22斜面方向不同,加强针管斜面方向的强度。传统的留置针,针管侧孔22与针管针嘴21斜面同处于一个方向,护士操作的时候是以斜面方向向上挑动刺入血管,侧孔21是整个针管2的薄弱环节,传统的侧孔21设计,使得针管2强度不够,导致针管2不易刺入血管,易折弯。而本申请采取针管侧孔21开口方向与针嘴22斜面方向设置在不同方向的设计,进而加强了针管2斜面方向的强度,解决了针管2不易刺入血管,易折弯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丰临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江西丰临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丰临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江西丰临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3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户外广告牌防风结构
- 下一篇:户外排风式广告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