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梁聚能防撞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1844.0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玲珍;彭华东;张洪;欧旭东;杨帆;姚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安安轩交通安全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李月 |
地址: | 23837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梁聚能防撞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梁聚能防撞护栏,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
背景技术
防撞护栏作为一种交通安全设施,对行车安全发挥着重要的防护作用。我国道路和桥梁的半刚性护栏以波形梁护栏和梁柱式护栏为主,传统波形梁护栏分为两波护栏和三波护栏,这种波形梁护栏的横梁需要钢板的上下和前后变形同时吸收车辆动能,景观效果差;梁柱式护栏由多根平行的圆形或矩形钢管组成横梁。波形梁护栏和梁柱式护栏都有碰撞等级较低且钢材用量大的缺点。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安全事故呈多发态势,其中与护栏有关的事故约占三分之一,事故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有:防护小车的防撞护栏需要柔性设置,防护大车的防撞护栏需要刚性设置;防撞护栏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在拦阻失控车辆的同时,应具有足够的缓冲功能;理想的防撞护栏应具有足够的防撞等级,又具有足够的缓冲功能,当小车碰撞时,缓冲功能发挥作用,让小车停下或顺利导出;当大车碰撞时先缓冲的同时拦阻车辆使车辆停下或导出,不会穿越或翻越。同时,作为城市道路和景区公路的防撞护栏,应具有一定的引导视线功能和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在申请号为CN200910180462.5的专利公开文本中公开了一种单波梁护栏板及单波梁钢护栏,不仅有较好的防护等级、缓冲功能,还具有一定的引导视线功能和景观效果。如何能够具有进一步改进的防撞、缓冲功能是本实用新型所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防撞效果的单梁聚能防撞护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梁聚能防撞护栏,包括沿公路与城市道路或桥梁的长度方向顺序设置的多个护栏单元,单个护栏子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与该立柱垂直且横向装配在所述立柱侧壁的防阻块、装配在该防阻块背向立柱侧的聚能梁护栏板,其中,所述聚能梁护栏板的上下边缘分别朝向其与所述防阻块相配合的一面所在侧向内弯曲。
由上,当车辆与所述单梁聚能防撞护栏的护栏发生碰撞时,所述聚能梁护栏板上的朝向其与所述防阻块相配合的一面所在侧向内弯曲的部分产生足够的抗变形弹性,这样可以进行缓冲并消减车辆动能,其变形延长了碰撞时间,以实现防撞等级高、缓冲能力强且外形线条流畅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防阻块具有与所述立柱相配合的竖直侧边、与该竖直侧边相对的装配边、连接所述竖直侧边与装配边的上边和下边,该上边和下边均朝向斜上方平行设置,并所述下边的纵截面长度大于所述上边的纵截面长度。
由上,在护栏被碰撞,所述防阻块受到朝向所述立柱的压力时,所述上下两边由于受力,使得上下两边于图1中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提升了所述聚能梁护栏板在碰撞过程中的空间高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大车碾压所述聚能梁护栏板而翻越。所述防阻块的这个形变过程,将朝向所述立柱的冲击力部分化解为朝上的力量,从而也减小了反冲击力,即提高了缓冲功效。
优选的,所述竖直侧边的形状与所述立柱的侧壁形状相吻合。
由上,所述防阻块可与立柱侧壁吻合装配,装配牢固稳定。
优选的,所述竖直侧边的横截面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装配边的纵截面形状与要装配的所述聚能梁护栏板 的护栏板本体形状相吻合。
由上,所述防阻块可与聚能梁护栏板吻合装配,装配牢固稳定。
优选的,所述装配边的纵截面呈凸弧形。
优选的,所述上边和下边靠近所述聚能梁护栏板的两端部之间的连线、上边、下边及装配边围成一梯形状。
优选的,所述聚能梁护栏板的上下边缘分别朝向其与所述防阻块相配合的一面所在侧向内呈弧形/折线形螺旋卷曲,由此在所述聚能梁护栏板的上下边缘形成弧形/折线形螺旋聚能体,该螺旋聚能体未封闭设置,其螺旋度大于等于0.5。
由上,能够保证所述聚能梁护栏板的防撞能力。
优选的,所述聚能梁护栏板在上下方向上呈单层排布。
优选的,在所述立柱的顶端装配有柱帽。
由上,通过所述柱帽可使所述立柱内部防尘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单梁聚能防撞护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图1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梁聚能防撞护栏进行详细说明。在下述描述中,所述横向是指沿公路与城市道路或桥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纵向是指垂直于前述横向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安安轩交通安全设施有限公司,未经中安安轩交通安全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1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洒电子温度计
- 下一篇:一种带报警机构的测水温夹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