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矩形排渣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1146.0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秋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毛广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松山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排渣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水面排渣机结构,尤指一种利用排渣倒伏堰板与杆杠原理进行排渣作业的矩形排渣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水槽排渣设备,请由图11、图12、图13所示,其包括有:一驱动机70、一涡轮机构80及一排渣管90,该驱动机70架设于水槽上端,并由驱动机70向水槽内延伸有一驱动杆71,该驱动机70连接有一手动转轮72,该涡轮机构80以一固定座81锁设于水槽内壁,并连接驱动杆71而受到驱动机70所带动,该排渣管90连接至涡轮机构80,使涡轮机构80能驱动排渣管90进行旋转,该排渣管90于一端开设有排渣槽91,借由排渣管90的旋转能使排渣槽91低于水面,进而排出浮于水面的浮渣。
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如下:(一)、该排渣管90利用涡轮机构80产生旋转,而该涡轮机构80必须设置于排渣管90的一侧,并由固定座81形成涡轮机构80与排渣管90的固定,因此,该涡轮机构80与固定座81间隔于水槽壁面与排渣管90之间,该所间隔的距离将无法排除浮渣,使其排渣效果不良,该涡轮机构80更是需要定期的添加润滑油,因此会有污染水质的缺点;(二)、该涡轮机构80以一固定座81锁设于水槽内壁,该排渣管90连接至涡轮机构80,使排渣管90不具有随着水面高度自行调整位置的功能,当水面过高会有过量排放,以及水面过低会有无法排放的问题,进而降低其适用性;(三)、该由于排渣管90是利用自转方式降低排渣槽91的高度,进而达到排渣效果,因此,该排渣管90仅能呈水平状态组设于水槽壁面处,会有浮渣淤积及残留的情形,无法迅速且完全的排干浮渣,又该排渣槽91只开设于排渣管90一端,不为开放式设计,明显有不容易清洗的问题;(四)、当排渣管90需要以手动驱动时,用户必须旋转驱动机70的手动转轮72,由手动转轮72带动驱动机70、驱动杆71以及涡轮机构80,才能缓慢的通过涡轮机构80带动排渣管90,不仅造成了手动操作的不便,更是有相当费力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矩形排渣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矩形排渣机结构,包括有:
一排渣槽,该排渣槽为顺次由一低边壁、一底板与一高边壁连接形成的呈开放状的矩形槽,该低边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合部,且该排渣槽外侧的高边壁位置设有一固定架,而该固定架设有一轴部;
一排渣倒伏堰板,该排渣倒伏堰板以一挠性连接片固定于排渣槽的低边壁,且该排渣倒伏堰板的两端均设有一波纹板,并由波纹板连接至低边壁两端的组合部;
一操作连杆,该操作连杆的中段处连接于该固定架的轴部,且该操作连杆的一端以一伸缩杆连接于排渣倒伏堰板,该操作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配重件;
一驱动机,该驱动机连接有一链条,并由链条连接于该操作连杆设有配重件的一端;以及
一水位追踪浮堰,该水位追踪浮堰呈条状并与低边壁互相平行设置,且该水位追踪浮堰贯穿有多个通孔,并于每个通孔中均分别穿设一立杆,该立杆于水位追踪浮堰下端挡设有一挡片,且该立杆延伸有一板体,并由板体装设于该排渣槽;以及
多个浮桶,每个该浮桶均由一螺杆穿设固定,且该螺杆连接有一板片,该板片锁设于该立杆的相对水位追踪浮堰上方。
其中,该排渣倒伏堰板以挠性连接片固定于排渣槽内侧。
其中,该排渣倒伏堰板以挠性连接片固定于排渣槽外侧。
其中,该固定架处锁设有支撑配重件重量的一调整螺杆。
其中,该操作连杆于固定配重件的一端还延伸有一手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点在于,该排渣槽由一低边壁与一高边壁所间隔呈开放状的矩形长条,且该排渣倒伏堰板以挠性连接片与波纹板连接于排渣槽的低边壁,借由排渣倒伏堰板的倾斜作动达到排渣的目的,不仅让排渣槽两端能靠近于水槽壁面,使水槽壁面处的浮渣亦能完全清除,更是通过排渣倒伏堰板倾斜开启的动作,而不必于排渣倒伏堰板处使用润滑油,借此不会污染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点在于,该排渣槽于低边壁处设置有水位追踪浮堰与浮桶,通过水位追踪浮堰调整吞流水深,并以浮桶设定安装高程,借此在水位变化高低状态皆能进行排渣作业,不会造成排放过量或无法排放情形,以提高其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点在于,该排渣槽由一低边壁与一高边壁所间隔呈开放状的矩形长条,且该排渣槽的底部形成有一底板,借由底板让浮渣能沿着斜面快速排出,且不亦残留于底板处,该排渣槽的开放式设计,更能达到容易清洗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秋,未经陈庆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1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