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7205.7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尔孚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3 | 分类号: | B01J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高压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腐蚀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高温高压釜为应力腐蚀试验提供持久稳定的高温高压状态,模拟试样的实际使用环境,为试验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障。试验过程中,实验釜的温度一般在300℃~600℃,釜内压力10MPa~30MPa。为了实现釜盖和釜体的密封,适宜采用耐高温的金属密封方式,如金属环锥面密封。为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釜盖法兰上的螺母需要较大的力矩,以使密封面紧密贴合。这就使密封接触面产生了微量的变形,再加上试验过程中,实验釜整体处在高温状态下,试验结束后,实验釜降至常温,在整个的温度变化过程内,金属产生热胀冷缩效应,使得密封接触面牢牢粘在一起。虽然这种状态非常有利于密封,但试验结束后,接触面无法轻易脱开,不能取出试样,这对试验造成了一定影响。
另外,釜盖和釜体使用螺栓连接,若直接使用螺栓锁紧,试验结束后,螺栓和釜体的螺纹连接部分也会出现粘连现象,松卸螺栓时就比较麻烦。
由于目前还没有其他更加有效的密封方式,为达到密封效果,密封面粘连的现象还不易消除。对于试验结束后打开釜盖的方法,大多数采用敲击、震动等物理打击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包括釜体及与所述釜体连接的釜盖,所述釜体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圆锥面,所述釜盖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设有与所述圆锥面接触的圆弧面,在所述釜盖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安装有内六角螺栓,所述螺纹孔上远离所述釜体一端设有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改进,所述釜盖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螺杆上的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改进,在所述釜盖的圆周方向上均匀设有四个所述螺纹孔或者两个所述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改进,所述密封环与所述釜盖和所述釜体的材质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改进,所述釜体与所述釜盖通过螺杆紧固连接,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釜盖的一端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在釜盖上开出几个螺纹孔,利用内六角螺栓便可将釜盖脱开,不会对釜盖或釜体造成任何损伤,而且轻松省时,非常方便;
釜盖和釜体使用螺杆和螺母连接,拆卸时只需将螺母旋松取出,避免了直接使用螺栓连接时,螺栓与釜体不宜拆除的问题;
密封环的材质与釜盖和釜体的材质相同,能够保证在不同温度下高温高压釜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釜体;2-内六角螺栓;3-釜盖;4-螺母;5-螺栓;6-圆弧面;7-垫圈;8-圆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高温高压釜密封结构,包括釜体1和釜盖3,其中,釜盖3上端设置有开口,釜盖3与釜体1连接且封闭釜体1的上端开口。在釜盖3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上安装有一内六角螺栓2,由于釜盖3较厚,在每个螺纹孔上远离釜体1一端设有一沉孔,以便于内六角螺栓2的安装。试验结束后,釜盖3和釜体1粘结在一起,只需依次按对角方向拧紧内六角螺栓2,便可将釜盖3慢慢顶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釜体1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圆锥面8,釜盖3上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上设有与圆锥面8接触的圆弧面6,通过釜盖3与釜体1之间的压紧力,圆弧面6与圆锥面8之间形成锥面密封。釜体1与釜盖3的材质相同,其热膨胀系数也相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保证可靠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尔孚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尔孚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7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茉莉花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加肥力的牛奶草莓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