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膜异物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4529.5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2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利;马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青白联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膜 异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角膜异物针。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角膜又是眼睛的主要屈光介质,所以受伤进入异物的几率比较高。由于角膜的感觉非常敏锐,当异物落在角膜上,不当的处理方法会造成角膜擦伤导致角膜感染,而且异物在角膜上停留的时间越长,生成的锈环就越大,严重时引起角膜炎、角膜穿孔等,严重影响视力。
角膜异物取出术是眼科常见的小手术,临床上传统的用于提取角膜异物的多为一次性注射器或一体式角膜异物针。一体式角膜异物针头部较宽钝,损伤面积大,深层异物不易取出,且整体为不锈钢材质,其制作成本较高;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尖而细长,中层且直径大的异物不易取出,需反复多次进行剔除,穿透角膜的危险性极高,容易造成眼内感染,甚至最终影响患者视力,同时增加了医生的操作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膜异物针,创伤面小,可同时进行勾、挑、刮、铲等动作来快速有效的提取出角膜浅层及深层的异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膜异物针,包括针柄和针头,其中:针头包括依次设置的圆柱段、直刃段和弯刃段,圆柱段一端与针柄连接,弯刃段由直刃段尖端弯曲而得;弯刃段的弯曲半径为0.2-0.4mm,弯曲角度为30°-80°。
进一步的,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正面投影形状为剑刃形、刀刃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头矩形、菱形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侧面投影形状为三角形或矩形。
进一步的,针头的整体长度为10-30mm,直径为0.4-0.6mm,其中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长度为1-4mm。
进一步的,针柄的外形为圆柱体,长度为50-80mm,直径为5-10mm。
进一步的,针头与针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针座,针头通过针座可拆卸的插接到针柄上。
进一步的,针柄靠近针头一端的圆柱面上设置有两个手持凹槽。
进一步的,针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指示标记,定位指示标记的位置与弯刃段的弯曲方向相对应。
进一步的,还包括针盖,针盖可拆卸的套设在针头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针头顶部设置成弯曲有一定弧度的弯刃段,可同时对角膜异物进行勾、挑、刮、铲等多种操作,兼有取异物、刮匙、异物铲的功能,能快速有效的提取出角膜浅层及深层的异物,创伤面小,避免角膜感染;针柄设有持针标记,增加了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侧视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局部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正面投影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正面投影图(二)
图5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正面投影图(三)
图6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正面投影图(四)
图7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正面投影图(五)
图8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正面投影图(六)
图9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侧面投影图(一)
图10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针头直刃段未弯曲制得弯刃段时的侧面投影图(二)
图11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侧视图(二)
图12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侧视图(三)
图13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侧视图(四)
图14本实用新型角膜异物针的侧视图(五)
图中:1-针柄;2-针头;3-针座;4-针盖;5-手持凹槽;6-持针标记
21-圆柱段;22-直刃段;23-弯刃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青白联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青白联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4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房角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眼科显微镜目镜激光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