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3299.0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7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叶良松;查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LCD液晶模组已经在液晶电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导光板则在LCD液晶模组和手机背光模组等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液晶显示的主观效果——亮度均匀的一致性。评价一片导光板做得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导光板入光侧是否有亮暗不均(hot spot)现象。
Hot spot现象就是指在用LED作发光源的侧导光背光模组中,由于LED光源的发散角受到限制,在导光板靠近LED光源的区域出现光柱亮区,而产生亮暗不均的现象。
参照图1所示,常见的避免Hot spot现象的方式是在光源1’与普通导光2’板的散光板之间设置微晶条25,微晶条25为长条状,并在靠近光源1’的一面上布满了许多细小的纵向V形凹槽,这种V形凹槽其实是一种散光结构,能将光源1’射向导光板2’的光柱打散成均匀的光线,避免在手机屏幕的显示区域形成光斑。然而,光源1’的光线在射入V形凹槽表面的同时也会发生反射,从而损失大量的光线,造成LCD显示屏亮度下降,这显然不符合消费者对高亮手机屏追求的趋势。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显示区域较大且背光光源数量较少时的LCD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且不会造成LCD显示面板产生边缘发黄、发暗或明暗不均现象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若干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若干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边缘,所述导光板包括:设置在导光板入光面的网点面;设置在若干光源和网点面之间的第一散光结构,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线均匀地散射出去;以及设置在网点面上的第二散光结构,用于将来自网点面的光线散射至所述导光板内部。
更优地,所述第一散光结构为紧贴在网点面边缘的长条立方体结构,第一散光结构的正面设有若干V型凸棱组,每相邻的两V型凸棱组对称放置;所述V型凸棱组的V型凸棱均匀排布并相互平行,V型凸棱与第一散光结构长边边缘还形成一夹角。
更优地,V型凸棱组中相邻两V型凸棱之间的距离为9~15µm。
更优地,所述V型凸棱的高度为1.5~4.5µm。
更优地,所述V型凸棱与第一散光结构长边边缘形成的夹角为20~40°。
更优地,相邻两V型凸棱组的V型凸棱形成“八”字结构,所述光源设置在“八”字结构的小开口端。
更优地,所述第二散光结构在靠近网点面一侧留有一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设置在靠近光源的一侧。
更优地,所述第二散光结构为V-cut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若干光源和网点面之间引入第一散光结构,使得光线能够水平、均匀射入导光板,减少原有散光结构反射光源射出的光线的损失,在第一散光结构正面设置了V型凸棱组能有效地将光源射出的光线在表面打散,避免在LCD显示面板边缘产生明暗不均现象。在第二散光结构在靠近网点面一侧留有一空白区域,能使LCD显示面板边缘光线更柔和、均匀。以上技术汇集在一起,在避免LCD显示面板边缘产生发黄、发暗或明暗不均现象的前提下,提升了LCD的显示亮度,保证了LCD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2至图3所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若干光源1和导光板2,所述若干光源1设置在导光板2的一侧,所述导光板2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入光面的网点面22; 设置在若干光源1和网点面22之间的第一散光结构21,用于将来自光源1的光线均匀地集散射出去;以及设置在网点面22上的第二散光结构23,用于将来自网点面22的光线散射至所述导光板2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3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蓝宝石为基底的短波红外带通滤光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集线器的导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