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时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9104.5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6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程;陈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7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时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定时家电衍生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定时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插座,款式多样,形式丰富。但是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实用及防触电功能,忽略了过量充电对用电器的损伤,而且市面上的定时插座结构复杂易故障,不方便安装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结构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安装和使用的定时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这种定时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指示表盘、轴和底部圆盘,所述指示表盘与底部圆盘同心,轴设于底部圆盘的圆心处,所述插座外壳为钟摆形且与指示表盘固定连接并可绕轴旋转,所述底部圆盘内设有定时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定时机构包括发条结构、齿轮组、带缺口的圆盘、突出触点和弹片,所述发条结构带动齿轮组,带缺口的圆盘与齿轮组联动,带缺口的圆盘的缺口与突出触点配合,突出触点设于弹片上。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外壳底部设有下底盘。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圆盘底部设有上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方便操作使用,拥有定时断电功能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3为内部主要结构图;
图4为原理解析图;
附图标记说明:插座外壳1、指示表盘2、轴3、定时机构4、发条结构5、齿轮组6、带缺口的圆盘7、突出触点8、弹片9、底部圆盘10、上底盘11、下底盘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定时插座,包括插座外壳1、指示表盘2、轴3和底部圆盘10,所述指示表盘2与底部圆盘10同心,轴3设于底部圆盘10的圆心处,所述插座外壳1为钟摆形且与指示表盘2固定连接并可绕轴3旋转,所述底部圆盘10内设有定时机构4。所述定时机构4包括发条结构5、齿轮组6、带缺口的圆盘7、突出触点8和弹片9,所述发条结构5带动齿轮组6,带缺口的圆盘7与齿轮组6联动,带缺口的圆盘7的缺口与突出触点8配合,突出触点8设于弹片9上。所述插座外壳1底部设有下底盘12。所述底部圆盘10底部设有上底盘11。
内部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动力部件。该部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记时的机械动力。主要由发条和上发条的机构组成(如图4中①②所示)。机构在使用时,只可以单向旋动,只能上紧,不可以反向运动。拧紧发条就可以为整个系统提供运行时所需要的动力。
第二部分是释放部件。主要由一系列的齿轮和擒纵轮、擒纵爪和游丝组成(如图4中③④所示)。为控制齿轮的旋转速度,齿轮的末端有擒纵轮、擒纵爪和游丝,可以在发条的驱动下,保证齿轮系旋转速度的恒定。擒纵爪摆动的频率可以保证齿轮按照设定的转速旋转,可以保证拧紧的发条所积蓄的能量不至于一下子释放出来,保证齿轮的转速不受发条的松紧度影响。
第三部分是触发式开关装置。主要由一个、带缺口的圆盘7和几个弹片9组成。当定时插座定时结束时,、带缺口的圆盘7会伴随着齿轮的转动,这时弹片9的突出触点刚好弹入带缺口的圆盘7的缺口中,这时两个接触的弹片9分开,开关断电;同样的,弹片9的突出触点在其他位置时,突出触点会压迫弹片9,使得另个弹片9结合,从而开关通电。这就是触发式开关装置通电、断电的过程。(如图4中⑤⑥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插头插上插座,由于刚开始阶段触发式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候电源处于断开状态。然后旋转底部圆盘10,将指针指向所需要通电时间的位置,这时候内部的弹片9突出触点8会离开带缺口的圆盘7的缺口,以至于会压迫外部弹片9结合,形成电路通路,触发式开关装置打开。这时定时装置的内部结构开始工作,等到记时时间结束时,弹片的突出触点8刚好弹入带缺口的圆盘7的缺口中,这时两个接触的弹片9分开,开关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9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