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3D激光扫描的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8267.1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左自波;黄玉林;周虹;杨佳林;武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扫描 建筑 预制构件 质量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3D激光扫描的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因此,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建筑业“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场生产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部分。为了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质量,预制构件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系统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其检验方面已形成了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以及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 968-2013。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模板、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性能,其中预制构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测为关键检测项目。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的检测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其效率十分低下,难以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开发一种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尺寸和表面质量快速自动检测系统,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发展出现一项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和测距技术的全新技术手段,即3D激光扫描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大面积、高精度、非接触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点云数据。因此,可引入3D激光扫描技术并结合其他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快速自动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激光扫描的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工业化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测通过人工来完成的效率低下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3D激光扫描的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包括:
设置于预制构件上的标靶;
设置于预制构件的上部的XY驱动装置;
设置于所述XY驱动装置上的描检测预制构件的主体部分和对应标靶的主控扫描仪,所述XY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控扫描仪沿X和/或Y方向移动;
设置于预制构件的侧面的升降平台;
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扫描检测预制构件的局部部分和对应标靶的辅助扫描仪,所述升降平台调节辅助扫描仪高度和位置;
分别与所述主控和辅助扫描仪的计算机。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基于3D激光扫描的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预制构件上的二维码标识;
识别所述二维码标识的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的识别模块。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XY驱动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预制构件的上部的两根相互平行的Y方向导轨,所述Y方向导轨的每端设置有导轨固定端;
设置于所述Y方向导轨上且与其垂直的X方向横梁,所述X方向横梁的两端设置两个Y方向驱动,X方向横梁设置有X方向驱动,所述主控扫描仪通过固定于所述X方向驱动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预制构件上的标靶;设置于预制构件的上部的XY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XY驱动装置上的描检测预制构件的主体部分和对应标靶的主控扫描仪,所述XY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控扫描仪沿X和/或Y方向移动;设置于预制构件的侧面的升降平台;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扫描检测预制构件的局部部分和对应标靶的辅助扫描仪,所述升降平台调节辅助扫描仪高度和位置;分别与所述主控和辅助扫描仪的计算机,能解决现有的工业化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尺寸和表面质量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人工完成,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基于3D激光扫描的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基于3D激光扫描的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3D激光扫描子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3D扫描模型与设计参考模型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3D激光扫描的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包括:
设置于预制构件上的标靶,用于作为扫描测量的参考点,辅助点云数据配准、坐标转化和扫描模型装配;
设置于预制构件的上部的XY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8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