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滴滤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3919.2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滴滤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滴滤塔。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生物滴滤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产生气味的污染物(以下简称臭气)质转化为无害的产物,例如,二氧化碳,水以及生物质的一种生物过程。
现有对臭气的处理主要是通过风机将臭气引导进入生物滴滤装置,臭气经过填料层被吸附,从而被填料层上的微生物及形成的生物质膜所捕获,臭气总的污染物为微生物提供碳源且最终被分解。这个上述生物降解的过程会产生生物质,当臭气浓度不稳定,或者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浓度时,填料层容易因为微生物的活跃而生成大量生物质,容易堵塞填料层,增大设备压降,导致布气不均匀,微生物活性下降,影响生物滴滤装置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滴滤塔,其运行稳定,能够有效保证工作效果,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滴滤塔,包括滴滤塔,所述滴滤塔的下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滴滤塔中设有两个横向且开有多个通孔的填料框,填料框中设有生物填料层,所述两个填料框的上方分别设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营养液罐连通,所述两个填料框将滴滤塔分为上腔室、中间腔室和下腔室;还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和第二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的两个探头分别位于所述上腔室和中间腔室,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的两个探头分别位于所述中间腔室和下腔室。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上设有风机。
优选地,还包括一个循环泵,循环泵的一个接头通过输出管路与所述喷头连通,另一个接头通过输入管路与所述下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罐与所述输出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头均与补水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营养液罐通过计量泵控制流量。
优选地,所述营养液罐中设有搅拌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滴滤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生物填料层堵塞,其通过喷头能自动进行冲刷清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压差传感器能够实时了解滴滤塔内的工作情况,能够做到及时对生物填料层进行及时的清理,有效保证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
1滴滤塔11 进气口
12 排气口2填料框
21 生物填料层3喷头
4营养液罐41 搅拌器
13 上腔室14 中间腔室
15 下腔室51 第一压差传感器
52 第二压差传感器6风机
7循环泵71 输出管路
72 输入管路8补水管
9计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滴滤塔,包括滴滤塔1,所述滴滤塔1的下部设有进气口11、上部设有排气口12,要处理的臭气从进气口11进入滴滤塔1,然后经过过滤从排气口11排出。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口11上设有风机6,通过风机6便于将臭气吸入滴滤塔1。本实用新型中的滴滤塔1中设有两个横向且开有多个通孔的填料框2,填料框2中设有生物填料层21,生物填料层21中有活性微生物,其用于吸附臭气中的污染物,污染物能够被生物填料层21中的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两个填料框2的上方分别设有多个喷头3,所述喷头3与营养液罐4连通,营养液罐4为生物填料层21提供保持微生物活性的营养液。所述两个填料框2将滴滤塔1分为上腔室13、中间腔室14和下腔室1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51和第二压差传感器52,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51的两个探头分别位于所述上腔室13和中间腔室14,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52的两个探头分别位于所述中间腔室14和下腔室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3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去球法繁殖甘蓝种子的方法
- 下一篇:富硒玉米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