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2499.6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陈裕金;朱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F21V11/14;F21V5/00;F21V23/04;F21W131/4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党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器人结构中,较多的是有棱有角的方形结构,在这些机器人的表面通常会开设许多小孔以供机器人内部的一些元件(例如光线传感器等) 工作。
现有的机器人结构中较少有椭圆形或者蛋形的外观形状,而对于这类形状而言,外观的整体性是必须考虑的,因此传统机器人外表多个小孔的设置方式与蛋形机器人的需求不符,无法保证蛋形机器人的整体性。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背板结构的技术方案,旨在保证光线传感器采集光线的同时保持机器人的整体性。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一种背板结构,适用于蛋形机器人,所述蛋形机器人包括一个蛋形的机器人本体;其中,所述机器人背板结构装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部,所述机器人背板结构具体包括:
背板,覆盖装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部,所述背板的形状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形状相契合;
背板壳体,覆盖装配于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壳体的形状与所述背板的形状相契合,所述背板壳体为半透光壳体;
光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并面对所述背板壳体;
导光柱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相对于所述光线传感器的位置;
透过所述背板壳体和所述导光柱结构,所述光线传感器接收到光线并正常运行。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所述光线传感器被设置于一个第一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第一电路板被贴合装配在所述背板上;
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所述导光柱结构被封装于一个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结构被压紧装配在所述背板上。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于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多个背板嵌套通孔;
所述密封结构被压紧在一个预设的所述背板嵌套通孔中。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还包括一个温湿感应器,被设置于一个第二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电路板被贴合装配在所述背板上;
所述第二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还包括一后灯板,所述后灯板装配在所述背板面向所述背板外壳的一面,并装配在所述背板的中心;
所述后灯板用于透过所述背板外壳向外发光。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还包括一背板扩散部件,所述背板扩散部件罩在所述后灯板上,用于对所述后灯板发出的光进行扩散。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所述背板扩散部件为背板扩散环,罩在所述后灯板的边缘。
优选的,该背板结构,其中,所述背板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
分别在连接所述背板和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每个螺钉的背面贴有反光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背板结构,能够在保证光线传感器采集光线的同时保持机器人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背板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背板结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背板结构中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背板结构中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背板结构的技术方案,该背板结构适用于蛋形机器人,蛋形机器人包括一个蛋形的机器人本体。
则如图1-2所示,上述背板结构具体包括:
背板1,覆盖装配于机器人本体A的后部,背板1的形状与机器人本体 A的形状相契合;
背板壳体2,覆盖装配于背板1上,背板壳体2的形状与背板1的形状相契合,背板壳体2为半透光壳体;
光线传感器3,设置于背板1上并面对背板壳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2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