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钒电池液流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7323.1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泓能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258;H01M8/027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 | 代理人: | 李新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液流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钒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钒电池液流框。
背景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是采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负极电解液,由外部泵驱动电解液在储液罐和电堆之间循环流动,电解液在电堆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完成充放电过程的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由电堆、电解液和管路系统组成,电堆包括隔膜、液流框、电极、双极板等。电解液反复在储液罐和电堆之间循环流动,其中必然要经过液流框,液流框在电堆中起到密封、规范电解液在电堆中流动方式的作用,由于液流框是电堆的中基本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全钒液流电池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目前,现有技术中液流框的问题有:1、进液口大部分设计为圆形口,在泵带动电解液从进液口流入时,压力偏大,导致泵所消耗的能量也增多;2、现有技术中进液孔和出液孔通常设计为一组,这种设计很难保持其与多孔电极之间流通的平衡性和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钒电池液流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钒电池液流框,设置有通道、液口和液孔,液口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孔包括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液流框的中部设置有多孔电极,所述多孔电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液流道、第二液流道、第三液流道和第四液流道,且所述第一液流道和第二液流道以多孔电极为中心呈镜像设置,且所述第三液流道和第四液流道以多孔电极为中心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端板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设置于多孔电极一侧的端板上,所述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设置于多孔电极另一侧的端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均设置为椭圆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在液流框的一条对角线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在液流框的另一条对角线处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流道的侧壁通过若干第一导流管与第三液流道相连,且所述第一液流道的一端与第一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三液流道远离第一导流管的一侧通过若干进液孔与多孔电极相连,所述第二液流道的侧壁通过若干第二导流管与第四液流道相连,且所述第二液流道的一端与第一出液口相连,所述第四液流道远离第二导流管的一侧通过若干出液孔与多孔电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均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均设置有不少于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计为受力面积更大的椭圆形状,使得其承受电解液进入的时候受到更小的压力,可以有效的减轻钒电池所用泵的消耗,并且通过设置有若干个出液孔和进液孔,使得电解液与多孔电极接触的时候更加的平衡和均匀,增强钒电池的平衡性和均匀性,简单有效,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流框、2第一进液口、3第二出液口、4第二进液口、5第一出液口、6第一液流道、7第二液流道、8第一导流管、9第三液流道、10第二导流管、11第四液流道、12进液孔、13出液孔、14多孔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钒电池液流框,设置有通道、液口和液孔,液口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孔包括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液流框1的中部设置有多孔电极14,多孔电极1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端板,端板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口2、第一出液口5、第二进液口4和第二出液口3,第一进液口2和第二进液口4设置于多孔电极14一侧的端板上,第一出液口 5和第二出液口3设置于多孔电极14另一侧的端板上,第一进液口2和第一出液口5在液流框1的一条对角线处对应设置,第二进液口4和第二出液口3在液流框1的另一条对角线处对应设置,第一进液口2、第一出液口5、第二进液口4和第二出液口3均设置为椭圆形状,椭圆形状的设计可以使得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有效面积变大,在钒电池所用泵带动电解液进入液流道时,使得压力减小,从而减轻泵所需要的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泓能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泓能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7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和便于散热的钒电池
- 下一篇:新型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