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复合波形经颅电刺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4251.5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1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关沛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沛棠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4;A61N1/08;A61B5/0476;A61B5/053;A61M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长沙湾青山道***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复合 波形 经颅电 刺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疗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复合波形经颅电刺激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电疗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理念,亚里士多德和帕拉图都提到了公元46年物理学家Scribonius Largus记载的电鳐(Black Torpedo),其可用于缓解从头疼到疼风的各种病情。在18世纪,牙医们也提出过采用电子治疗仪来减轻疼痛的方法。直到18世纪末,电子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疼痛和治疗多种医学上的疾病。
1902年在法国,Leduc和Rouxeau博士最先报道了使用微电流刺激大脑的实验,实验主要效果是产生催眠作用,后来进一步被用于控制焦虑、失眠、抑郁和疼痛,该疗法也有了早期的名称(CES,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1965年,加拿大的Ronald Melzack博士和英国的Patrick Wall博士发表了一篇解释神经系统形成疼痛的全面理论的论文。他们的门控制理论(Gate Control Theory)也阐述了电子刺激如何影响疼痛路径的生理学原理,基于该理论的进一步的应用,诞生了经皮电子神经刺激仪(TENS,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s)等相关设备。
所有的生命都具有电化学的本质,同样,人体的神经系统也是可通过电化学信号以及单纯地通过电信号来工作,神经学家们因此不断在研究,如何通过调节人体电生理的方式来实现对一些神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目前,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了当今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大威胁,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趋势,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发病后的后遗症都已成为各国医疗支出中的一大占比。其中脑神经系统的疾病的发病比例不断在提高,而主要的医疗手段包括药物、手术以及心理辅导,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除此以外,还发展了一种有创的疗法深度脑刺激(DBS),通过手术形式在脑的特定区域植入电极,通过特定的电刺激来改善疾病的症状,但毕竟是有创式治疗手段,存在技术难度高,风险高的的特点。在无创式非侵入的技术手段方向,就发展出了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两种手段,但经颅磁刺激需要的设备要求高,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高,而经颅电刺激的手段则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便于操作的特点,成为了近年来脑神经学家们的研究热点。
目前市面上的经颅电刺激设备,主要的电流模式包括单纯DC、单频AC、DC脉冲,组合频率的脉冲或AC,随机噪声模式(RNS),有单一模式的设备也有了整合以上模式的设备,部分设备同时带有多参数调整的功能以及脑电波信号采集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经颅电刺激技术设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电流输出模式单一,刺激过程中固定不变。市面上的经颅电刺激设备可选的模式为单纯直流DC,单一频率交流AC(可选择正弦、脉冲、三角波、非对称波形等),噪声NS模式(低频、中频、高频、白噪声及随机产生等形式),但是电流的模式只能单项选择,在启动刺激前配置好相关参数,如时间,电流峰值,频率数值等,在刺激启动后电流输出就按照参数配置固定不变持续发出。
2)市场上针对不同需求的经颅电刺激设备,如治疗抑郁症的,治疗失眠的,提高认知功能,都会以独立的单一种类产品形式出现,都是内置了固定的电刺激程序,配以时间或者强度等简易参数调整功能的产品方案,不能实现个性化刺激程序的导入功能。
3)经颅电刺激与脑电波EEG采集目前在市面上的设备形式多数是分属在不同设备上的独立功能。有个别设备提供了整合经颅电刺激和脑电波EEG采集的功能,但脑电采集与脑电刺激仍然是属于分开独立的功能,脑电信号的数据并不参与到脑电刺激过程中,也就不能根据不同的脑电水平动态调整脑电刺激的输出。
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相位可变换、波形平滑的刺激电流的智能复合波形经颅电刺激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复合波形经颅电刺激系统,包括USB数据接口模块,用于处理用户通过上位机编写好的执行代码写入系统核心的数据传输,用于系统的逻辑控制的控制/处理器模块;以及用于系统内电源的供应和系统开关控制的电力供给模块;
还包括用于与用户头部连接的多路输出电极;
该多路输出电极与控制/处理器模块之间设有电极连接模块;控制/处理器模块与电极连接模块之间并联设有电流源管理模块,阻抗监测管理模块,以及脑电信号采集、放大、分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沛棠,未经关沛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4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