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3590.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强;廖振华;王松;祝佳;卢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颈椎 椎间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外科植入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符合人体颈椎间盘天然运动模式的半限制型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背景技术
颈椎间盘假体产品已经有Bryan、Prestige LP、Prodisc-C、PCM、CerviCore、Mobi-C、Discover等多款进口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均是以国外人群骨骼尺寸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不太适合中国人群骨骼尺寸。国内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设计大部分均是仿照国外产品尺寸进行的仿形结构设计,对于产品主要性能参数如颈椎间隙前高、中高、后高、足印面尺寸等并没有在对国人骨骼尺寸进行详细地测量、统计与分析后,基于国人骨骼尺寸特征进行设计。
CN103315830B公开了一种带人字形双向止退倒齿Ω型人工颈椎间盘植入假体,该假体以上下端板一体化的Ω型非接触的弹性结构取代传统的球面、鞍面轴承结构作者马蹄形弹片结构,上下端板外表面设置了与上下椎骨锚固的人字形双向止退倒齿,改善假体及椎体的表面应力状态以延长寿命抗疲劳,该假体依靠上下端板一体化的Ω型非接触的弹性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冲击能量吸收能力,来恢复和维持椎间隙的高度、保持节段稳定性,保留椎间盘的屈曲、伸展运动和压缩减震功能,不足之处在于:该假体是一体化结构,无法依靠自身结构实现轴向转动,无法实现人体脊柱正常运动。
CN204839838U公开了一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结构包括:上终板、下终板和设在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的耐磨损的髓核,具有旋转、屈伸、平移三维六个自由度空间活动范围,能够满足人体正常的颈椎运动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不足之处在于:髓核固定安装在下终板上,旋转中心固定。颈椎间盘在颈椎节段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其髓核的位置是不断在变动的,即其能提供瞬时可变的旋转中心,因而固定的旋转中心不符合人体髓核旋转中心瞬时可变的实际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人体颈椎间盘天然运动模式、更符合人体脊柱结构解剖外形的半限制型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髓核和下终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终板下表面和所述髓核上表面形成球窝关节,所述髓核下表面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贴合并与下终板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球窝关节由上终板下表面成型的球面凹槽与髓核上表面凸出的球面穹顶构成,使所述上终板相对于所述髓核实现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自由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下表面凹陷成型的球面凹槽、板体上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上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由髓核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构成;使所述髓核在下终板上表面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实现移动和绕中心轴转动,且不易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下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挡柱、所述若干限位挡柱将板体分割成供髓核的髓体十字凸爪嵌入的十字槽、板体下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下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髓核由十字凸爪的髓体,髓体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贴合的平面、髓体上表面隆起与上终板下表面球面凹槽相配合的球面穹顶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下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是整个终板表面的整体弧形凸起,或者终板部分位置的局部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为规则的凸起,或为不规则的凸起,如不同弧度组合或上方有局部平面,以确保终板体外形与椎体内凹形解剖表面相吻合,内置物与骨组织接触更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髓核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的若干限位挡柱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线接触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挡柱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外表面为不规则形状,所述限位挡柱的顶端形状为平面形状、斜面形状、与髓核球面顶端同心的球面形状的一种;限位挡柱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与髓核接触部位的高度,防止旋转时与上终板产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3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