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954.4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豆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豆海建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1 | 代理人: | 迟飞飞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修复 装置 | ||
1.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进行热脱操作的悬浮逆流预脱附器、将脱附产生的废气进行焚烧热解的尾气终燃室、成品冷却单元、物料处理单元、加速热解和污染物脱附的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及对进入其较低温度的环境空气和经焚烧的废气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逆流强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逆流预脱附器包括第一旋风筒、第二旋风筒及第三旋风筒,所述成品冷却单元包括对颗粒进行冷却后输出的滚筒冷却机,所述物料处理单元包括对土壤进行烘干和研磨并对研磨后粒度合格的颗粒进行筛选的粉磨烘干热脱附器,所述悬浮逆流预脱附器包括通过气流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脱附操作的第一旋风筒和通过气流与颗粒进行逆流热交换的第二旋风筒和第三旋风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风筒和第一旋风筒、所述第三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之间、所述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和第三旋风筒之间分别通过对颗粒进行减速和分散的换热风管串联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冷却单元还包括第四旋风筒,所述空气逆流强化换热器和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粉磨烘干热脱附器之间设置有在负压作用下,吸收了热量的环境空气经由所述第一风机进入所述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供炉内燃烧和气流流动,及进入所述滚筒冷却机较低温度的环境空气流经并冷却颗粒,吸收了热量的环境空气经由所述第四旋风筒进入所述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以供给气流的第二风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装置还包括对进行过热量传递的废气进行冲洗吸收的酸洗塔和对颗粒进行泥化或造粒处理后输送至堆放处的成品处理单元,所述尾气终燃室内设置有脱硝装置,所述成品处理单元内设置有泥化或造粒设备,所述物料处理单元还包括对筛选后的颗粒进行储存的收尘器和生料仓,所述酸洗塔和烟囱之间设置有在负压作用下,处理后的尾气经由所述烟囱排入大气,及所述空气逆流强化换热器对进入其较低温度的环境空气和经焚烧的废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三风机,所述收尘器和尾气终燃室之间设置有在负压作用下,所述收尘器将脱附产生的废气排入所述尾气终燃室的第四风机,所述生料仓和悬浮逆流预脱附器之间设置有将生料仓内的颗粒提升至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之间的换热风管的提升机。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管为直管或弯管,所述换热风管内的设计风速为20~22米/秒。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逆流预脱 附器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旋风筒,多个旋风筒之间换热风管的连接方式采用串联或串并联混合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旋风筒出口处的气流温度为400~450摄氏度,所述第三旋风筒出口处的气流温度为550~600摄氏度。
7.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冷却机和第四旋风筒同时或分别单独使用,所述滚筒冷却机在安装时沿排料方向具有2%~5%的倾斜度,所述滚筒冷却机内的设计风速为0.5~1.2米/秒。
8.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磨烘干热脱附器采用立式辊磨、辊压机或球磨粉磨工艺,所述粉磨烘干热脱附器内粉碎和研磨粒度为80~200微米,所述粉磨烘干热脱附器内烘干后水分含量低于15%。
9.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底部气流的风速为28~30米/秒,所述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内气流的风速20~25米/秒,所述强化旋流悬浮热脱附炉内的气流温度为800~850摄氏度。
10.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焚烧的废气和较低温度的环境空气进入所述空气逆流强化换热器的方向相反、倾斜相交或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豆海建,未经豆海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9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模滤波器
- 下一篇:声表面波谐振器电极传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