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棚专用热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619.4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4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孔富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富根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陈亮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棚 专用 热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供应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大棚专用热风装置。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空气、生产热风的设备,它能连续提供恒温、无污染的干净热风,主要用于温室大棚、禽舍保暖或养殖业,尤其是在温室大棚温度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现有的热风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热交换能力较差,致使热量散失较多,浪费燃料和电,热效率较低,相对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专用热风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热风炉存在的热交换能力较差、热效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大棚专用热风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外壳体套装在内壳体外部并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夹层换热腔,内壳体的内腔下部设有炉排,炉排上方的内壳体内腔形成炉膛,炉排下方的内壳体内腔形成集灰室,外壳体上设有与炉膛相通的燃料添加口,外壳体下部设有与夹层换热腔相通的冷风进口,外壳体上部设有与夹层换热腔相通的热风出口,外壳体的上部或上端设有与炉膛相通的排烟口,炉膛内设有不少于一个的换热风管,换热风管的进风口靠近冷风进口处并与夹层换热腔相通,换热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炉膛上部或炉膛顶部位置处并与夹层换热腔相通。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换热风管的管腔内可设有隔档件,换热风管的管腔通过隔档件分隔形成不少于两个的换热管分腔。
上述隔档件的截面可呈氺字形,换热风管的管腔通过隔档件分隔形成六个均等的换热管分腔。
上述炉排的下端可设有助燃风管,助燃风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壳体内壁上,助燃风管的左端保持封闭,助燃风管的右端有助燃风进口,助燃风进口与夹层换热腔相通并正对冷风进口,靠近内壳体左部内壁的助燃风管后端设有后助燃风口,靠近内壳体右部内壁的助燃风管前端设有前助燃风口;或/和,排烟口处设有排烟调节装置;或/和,燃料添加口上安装有料口门;或/和,外壳体上设有与集灰室相通的清灰口并安装有清灰门。
上述靠近助燃风进口的助燃风管上可设有助燃风量调节装置。
上述内壳体可呈圆筒状,夹层换热腔包括换热环腔和换热上腔,内壳体侧板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换热环腔,内壳体顶板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换热上腔,换热环腔与换热上腔相通;燃料添加口位于外壳体的左端下部,冷风进口位于外壳体的右端下部,热风出口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外壳体的上部前后两端,内壳体的顶板右端设有排烟孔,对应排烟孔位置的内壳体顶板上固定有贯穿换热上腔的排烟管,排烟管上端延伸至外壳体右上部并形成排烟口,换热风管为沿右下左上方向设置的倾斜直管,换热风管的进风口与换热环腔的右部或右下部相通,换热风管的出风口与换热环腔左上部或换热上腔左部相通。
上述换热风管的数量可为不少于两个,相邻两个换热风管沿横向并排间隔布置并形成换热管组,各换热管组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换热管组内的换热风管呈错位分布。
上述内壳体的上部内腔内可设有沿左高右低方向的斜置挡板,斜置挡板的上端固定在内壳体的顶板下端面上,斜置挡板的左侧面固定在最上方的换热风管上,斜置挡板的下端位于排烟孔的左端下方。
上述换热环腔的右上端可设有呈半环状的上隔板,上隔板的前端位于前方的热风出口左方,上隔板的后端位于后方的热风出口左方,对应上隔板位置的换热环腔上端与换热上腔右部相隔离。
上述排烟口上可设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壳和内衬套,除尘壳套装在内衬套外部并与内衬套之间形成储水套腔,内衬套的下端口为进烟口并与排烟口相通,内衬套的上端口位于除尘壳的内腔内,对应内衬套上端口位置上方的除尘壳顶板上设出烟孔并固定有出烟颈管,出烟颈管的上端口为出烟口;除尘壳的上部设有加水口,除尘壳的下部或下端设有排污口并安装有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换热风管大大提高了热交换能力,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通过一个鼓风机即可实现送风和助燃,显著降低了燃煤及电力的耗用,同时还能够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节能、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B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的除尘装置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的隔档件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富根,未经孔富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