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乘车指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437.7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9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雪;颜廷玉;彭凌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5/36 | 分类号: | G08B5/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顾晓玲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乘车 指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车指示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乘车指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轨道交通承载城市交通大部分客运压力,在客运高峰期及乘客等车过程中,乘客等车是随机性较强,易造成上车拥堵,车厢内部人员分配不均,耽误乘客乘车且会造成拥挤,这样降低了乘客的上车速度,如何能够事先在站台门上得知某节车厢空闲,这是我们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地铁乘车指示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乘车指示系统,所述地铁包括M个乘客车厢,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地铁包括N个站台门进出口,所述N为不小于M的正整数,在每一个乘客车厢均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检测对应车厢内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重量并传输至地铁预到站的控制器中,在每个站台门的周围区域内设置有指示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指示装置相连,所述指示装置显示对应车厢内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重量。
当地铁到来时,事先将地铁各节车厢中乘客状况(乘客人数或者重量)发送给预到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指示装置显示各节乘客车厢对应的乘客数量或者重量,欲乘车的乘客易于选择在某个站台门候车,容易上车,节约上车时间,不易发生拥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图像传感器。
利用红外传感器或者图像传感器能够采集某节车厢人数数量,压力传感器能够采集某节车厢人数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指示装置设在站台门门柱上。易于候车乘客观察某节车厢乘客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地铁乘车指示系统,所述地铁包括M个乘客车厢,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地铁包括N个站台门进出口,所述N为不小于M的正整数,在每一个乘客车厢均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检测对应车厢内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重量并传输至地铁预到站的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乘客数量或者乘客重量进行分级,或者控制器对每节乘客车厢的乘客密度进行分级,在每个站台门的周围区域内设置有指示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指示装置相连,所述指示装置显示对应车厢内的乘客数量、乘客重量或者乘客密度对应的分级。
当地铁到来时,事先将地铁各节车厢中乘客状况(乘客人数或者重量)发送给预到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乘客人数或者重量进行分级,再控制对应指示装置亮,提醒乘客某个站台门侯车,最容易上车,节约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装置包括i个指示灯,所述i为正整数且与控制器的分级数相等,指示灯的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相连,指示灯的另一端与地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i为3。
利用多个指示灯(例如红、黄、绿)来告知某节车厢的乘客状况,易于乘客选择在不拥挤的站台门侯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加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指示灯颜色均不相同。
利用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来告知某节车厢的乘客状况,易于乘客选择在不拥挤的站台门侯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继电器,继电器输入回路的一端与地相连,继电器输入回路的另一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相连;继电器输出回路的一端与指示灯的一端相连,继电器输出回路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指示灯的另一端与地相连。
当某节车厢的乘客拥挤,亮红灯的继电器输出回路闭合,相应的站台门门柱上亮红灯;当某节车厢的乘客人数一般,亮黄灯的继电器输出回路闭合,相应的站台门门柱上亮黄灯;当某节车厢的乘客人数稀少,亮绿灯的继电器输出回路闭合,相应的站台门门柱上亮绿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图像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指示装置设在站台门门柱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乘客根据指示装置的显示,优先在空闲的站台门处侯车,可以避免乘坐列车时,在站台门等车不会出现拥挤现象,达到分流乘客、平衡承载和节约时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铁乘车指示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